ID: 24184318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C)(含答题卡和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7324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测评,答题,密卷,期中,素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C)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地壳岩石的活动 B.地球外部的活动 C.地球内部的活动 D.人类的活动 2.《西游记》中的金箍棒可以变幻大小。如果同学们在表演皮影戏时想展示金箍棒由大变小的过程,那么他们可以( )。 A.保持灯光的位置不变,将金箍棒缓慢靠近灯光 B.保持灯光的位置不变,将金箍棒缓慢远离灯光 C.保持金箍棒的位置不变,将灯光调亮 D.保持金箍棒的位置不变,将灯光调暗 3.如图所示,从各个方向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半透明塑料盒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有时见到光斑,有时见到光束 B.总会看到一束光和一个光斑 C.光束呈直线 D.光斑是圆的 4.如图所示,透明的箱子中充满了烟雾,当用激光笔从箱子一侧照向另一侧时,会看到( )。 A.激光被阻挡在箱子外面 B.激光笔直地从烟雾中穿过 C.激光被箱子中的烟雾完全阻挡了 D.烟雾消失 5.彩虹在天空中只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 A.空中的小水滴蒸发了 B.空中的小水滴太小了 C.彩虹自己消失了 D.空中的小水珠变多了 6.做“模拟日食”的实验时,小明摆放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最合理的是( )。 7.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研究发现光的色散,下列物品中,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是( )。 A.凸透镜 B.平面镜 C.三棱镜 D.凹透镜 8.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它们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C.它们的发生对人类有好处也有坏处 D.它们都是剧烈的地壳变动,而且现在已经可以进行精确预报 9.东崖绝壁(如图)位于嵊山岛的最东端,高达数十米,连绵数千米,其中的元宝石千奇百怪,极具观赏性。景区内还有明清以来的摩崖石刻多处,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下列有关 东崖绝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崖绝壁的形成与海水的冲刷作用有关 B.海风对东崖绝壁的地貌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C.海风对东崖绝壁的地貌变化有影响 D.东崖绝壁景观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0.如图所示为中秋当晚拍摄的一幅照片。 下列原理中,与水中月的形成有关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11.象山鹤浦是浙江省宁波市南部的滨海集镇,东南边濒临东海,海岸边怪石林立,如图所示,怪石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影响因素是( )。 A.冰川 B.海浪 C.风力 D.生物 12.仔细观察图,关于裂谷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板块的相互碰撞 B.地球板块的漂移 C.两个板块相互挤压 D.两个板块拉伸 13.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呈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峡谷状的“雕岩谷”地貌。 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 B.流水 C.海浪 D.冰川 14.一条河流的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的作用 B.温度变化的作用 C.风的作用 D.植物的作用 15.下列物品在使用时运用的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汽车的反光镜 B.耳科医生的额镜 C.台灯上的灯罩 D.放大镜 16.台湾省野柳地质公园中的“女王头”,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是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如图所示为“女王头”近几十年来的变化,有专家推测其恐在5~10年内“断颈”。改变“女王头”的外力因素主要是( )。 A.风力 B.气温 C.生物 D.冰川 17.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可确定季节变化。 下列现象与圭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