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份高三年级阶段监测联合考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管子主张“夫富能夺,贫能予,乃可以为天下”。他们的 思想主张 A.旨在迎合平民阶级的诉求 B.体现了传统民本政治思想 封 C.反映社会思想的融合趋势 D.蕴含重构社会秩序的意愿 2.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的西汉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如图1),器盖上 铸有127个形态各异的人物,生动展现了当时滇国贵族主持盟誓仪 式、奴隶侍从旁立、周边民族代表参与的场景。该文物最能直接用于 研究当时的 A.中原地区的礼乐制度传承 B.汉朝对西南夷的直接管辖 C西南民族关系与社会结构 D.青铜制品的普遍使用情况 3,北周武帝在原兵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募兵范围,将其推及至所有均田农民,且“改军士为 侍官”,“待官”犹皇帝侍卫,明确了府兵的“禁旅”“宿卫”性质,改变了原先府兵将领“自相督 率”的现象。由此推知,北周武帝的军事改革 A.对隋唐兵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B.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C.阻碍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 D.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高三历史第1页共6西】 4图2和图3是两宋时期政治地理结构对比示意图,对图片中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图2北宋政治地理结构图 图3南宋政治地理结构图 A.“守内虚外”政策强化 B.基于维系偏安政权的考量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 D.区域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5.明朝泰州学派坚持“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王栋讲学,除书院讲学外,还“集 布衣为会,兴起益众”;韩贞讲学,“农工商贾从之游者千余”。这些主张和行为反映了明代 A.心学成为思想主流 B.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C.儒学世俗化的趋向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6.图4为清朝甘肃省知府籍贯分布图,对该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25% 2126% 20% 15% 11.98% 10% 8.23% 6.59% 6.89% 749% 几449%494%5,39%4.19x 4.64%日 2.69% 3.14%广 1.50% 1.50% 2.69%0.9020m 0% 0 0n sA aaVaaran e 围4 A.知府籍贯体现“满汉一体”的政策 B晚清权力结构变化导致湖南籍占比较大 C.无甘肃籍知府是其文化落后导致的 D箱贯来源地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比 7.图5所示是1921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刊登在(时事新报》的双十节广告。该广告 一祝中华民因平日统一二机国际地位日见况周, 三祝教有普及,四无年才四视实业日排,国货饰销, 五视水平兵处不养发现六机外文事项日布进步, 七视时海广进,全整位通入礼地无矿上,野无裤民: 九视万因东各,世界十十视民国十一年因庆纪念时皆如我所愿。 围5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