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前8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所示为某学者对考古发掘出的秦汉上计簿文书的整理结果。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表1 文书类型 出土文献 主要内容 出土地区 支撑材料 里耶秦简 各种名目的“计录” 湖南里耶古城 附件材料 里耶秦简 户籍迁移人员年龄信息、开垦荒地的效量等 湖南里耶古城 综合性上计薄 汉简《集薄》 类似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前言概论 江苏尹湾 A.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B.财政上计占据主导 C.政令传递畅通高效 D.国家管理能力加强 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竞技不再被氏族贵族、寡头或工商业奴隶主所垄断,受到了更广大公民群 体的关注和支持。家境贫寒的公民如果确实有竞技天赋,在得到官方或私人的资助后,就可 以获得专业训练和参赛的资格。这折射出当时雅典 A.民众娱乐生活丰富 B.民主政治深人发展 线 C.奴隶制度日益崩溃 D.公民群体得到壮大 3.法国在1789年至1815年短短的20多年间,先后采用过四种不同的政府形式:一院制的君主 立宪体制、人民共和制、两院制的共和制和波拿巴的军事独裁僭主体制。这一现象反映出当 时法国 A.政治转型比较艰辛 B.封建势力的异常强大 C.多元利益不可协调 D.尚不具备代议制条件 4.1938年,晋察冀边区有8000多个村庄开展了民选村主任的运动,参选公民占总人数的 40%一50%;冀中边区有3128个村庄进行了选举或改选,占所属村庄总数的68%。此外,没 有实行民选的村庄,多数已经由中国共产党认可的人掌了权。这些状况有利于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A.扩大根据地阶级基础 B.壮大工农民主政权 C.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 D.推动土地革命开展 5,1906年,陆军部奏请统辖全国新军后,仍允许地方督抚保留编练权;1907年,陆军部在三十六 镇新军编练方案中明确了“凡督练各疆臣,于该省应设之镇依限编足”的规定:1919.年,军谘 处令陆军部督促各督抚迅速编练新兵。材料反映出当时 A.西式练兵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B.清廷统治秩序趋于稳定 C,军事改革推动新旧势力合流 D.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6.表2所示为1984年与1991年中国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额及其经济占比情况。这一情况 反映出我国 表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虫 年份 总额/亿元 比重 总额/亿元 比重 总额/亿元 比重 1984 2295.6 31.5% 3124.7 42.9% 1858.2 25.6% 1991 52888.8 24.0% 9129.8 41.5% 7587.2 34.5% A.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C.经济活力明显得到增强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已经理顺 7.表3所示为曹魏至东晋时期,由吏部选用和通过其他途径出仕的人数比。由此可知,该时期 表3 出仕者 曹魏、西晋 东音 父祖或本人有爵者 47:34 92:38 无爵者 9:174 6:102 A.察举制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B.吏部选官标准趋于公平 C,门阀士族对仕途控制加强 D.爵位制度逐渐走向消亡 8.图1所示为根据《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整理的明代江浙地区科举用书数量(单位:本)。对图 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明代 60 50 40 0 10 0 时文选本 (应举之文) 儒学注疏 类书籍 和时务策论类书亦 实用文体写作 写作技巧 类川书 图1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