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5891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6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21150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登岳阳楼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 ●代表作 、 ,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的历史现实。 ●与李白齐名,并称为 。 ●他的诗被称为 ,他被后人冠以 的美称。 ●他的诗作中大多描绘了民间疾苦,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诗人。 作者简介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三吏” “三别” “李杜” “诗史” “诗圣” 现实主义 知人论世:杜甫的生平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必定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杨雄:汉赋“四大家”之一 子建:曹植,“七步诗” 早年:志向高远、春风得意 知人论世:杜甫的生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暮年:孤独寂寥、年老体衰、壮志未酬 国难当头 社会动乱 岳阳楼 洞庭湖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初读文本 洞庭水、岳阳楼——— 吴楚、乾坤——— 无一字、有孤舟——— 戎马、关山——— 凭轩、涕泗流——— 辽阔雄伟 壮阔恢宏 孤独漂泊 边关战事紧急 悲痛哀愁 《登岳阳楼》 早就听说洞庭湖水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日月星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只有一只孤舟陪伴着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仍未停息,我靠着窗户遥望,不禁眼泪横流。 再读文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往日,以前 坼:分裂 乾坤:日月 字:书信 戎马:战马,代指战争 凭:倚靠 轩:窗 涕泗:眼泪鼻涕 小组讨论,分析每一联中最让自己感到印象深刻的字或词,将其带入原句,体会作者情感。 提示:炼字、手法、情感(意境) 诗文赏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①“昔”指往日,“今”指如今。 ②结合背景可知往日也就是诗人青年时期,当时正值“开元盛世”,既闻洞庭之名,可惜未能一游。而如今祖国山河破碎,诗人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 ③该句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表面上看似写出了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实则写出了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①坼:分裂,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开; 浮:漂浮,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洞庭湖上。 ②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隔于东南两边,日月星辰昼夜都在洞庭湖上漂浮。这两个字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景色宏伟壮丽。 ③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彰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同时也透露着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景 情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有他自己,更多的是天下的百姓。 ①“无”指没有一点亲人朋友的音信; ②“有”指年老多病的诗人身边只有一扁孤舟。 ③诗人通过这两个字将自己的凄苦命运与洞庭湖水的壮阔之景进行对比,更加凸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