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 1.B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据题干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墓葬规格和随葬品的强烈对比,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成员在财富、地位、权力上的不平 等,这是阶级分化的典型特征,B项正确;部落联盟通常表现为多个部落的联合,但题干仅描述了积石冢群内部 墓葬的差异,排除A项;早期国家的标志是“都城、军队、官僚机构、文字等要素的出现,牛河梁遗址仅为红山 文化的祭祀与墓葬遗存,未发现上述国家形态的核心证据,排除C项;题干重点描述的是墓葬的“等级差异”和随 葬品情况,而非积石冢的建筑技术细节,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题干 中,老子主张“知足之足,常足矣”,强调知足、不贪求。而韩非在注解时,将“知足”与“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 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联系起来,赋予它法家的含义一知足能避免因欲望害己,从而实现国家稳固、自身保 全,韩非借用了老子的言论,将其改造为法家思想,属于“借题发挥”来宣扬法家学说,这符合题干信息,A项正 确:题干没有提到法家成为主流”,只是韩非个人的注解,无法推出这一结论,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韩非对 老子思想的改造,而非“互鉴”,法家是吸收并改造道家思想,不是双向交流,排除C项;题干没有说老子的主张 背离时代需求,只是韩非用它来服务法家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呈现了汉 代在政治制度构建方面,既承接秦代郡县制,又基于秦亡教训对封国制加以恢复改良,这体现出汉朝根据实际统 治需求灵活调整制度,践行了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B项正确:汉代并非单纯抛弃秦制不利因素,而是既有保留 又有创新,排除A项;汉代保留了秦代的郡县制,地方仍然设郡县两级,虽然分封了诸侯王,但“国”实际上变成 了“郡”,并没有对地方行政的管理层级进行根本性调整,排除C项;虽然汉代通过削弱封国实力,减少了分裂割 据的风险,但并不能说完全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制度基础,因为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的风险仍然可能存在,排除D 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 国)。根据材料“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可知,魏晋南 北朝时期“大族盛门”的存在延续了文化的发展,使得在社会动乱时期文化仍能延续,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D 项正确:门阀士族的存在削弱了中央集权,符合史实,但偏离材料主旨,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 冲击和挑战,但并未丧失正统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贵族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渐崩溃,魏晋南 北朝时期虽然门阀士族势力强大,但并不能标志贵族政治的复兴,排除C项。故选D项。 25-L-820B绝密★启用前 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