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812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二首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9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 cover
夏日绝句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领略李清照借古讽今的爱国情怀,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语言运用:认识生字“杰”,会写“杰、亦”等4个生字。 思维能力: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能借助课外资料,体会项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审美创造:从爱国诗词中感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能借助课外资料,体会项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根据教师描述猜人物。 他是一位将军,“拔山盖世”“破釜沉舟”这两个成语都是从他的英雄事迹中衍生而来的。(项羽) 她是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后世给予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 一个是千年前的英雄,一个是千年后的才女,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日绝句》。 2.板书诗题和诗人,齐读。 介绍创作背景。 二、同伴互助,读通古诗 1.自由朗读,读正确、流利,读好停顿。 2.指名朗读,请同学评价,从是否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3.同桌互读互听,相互评价、完善。 三、借助典故,读懂古诗 1.默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2.反馈交流读懂的方法。 3.品读第一句诗。 (1)这首诗的第一句对仗很工整。 (生———死,人杰———鬼雄) (板书提示:“雄”,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匀称。) (2)理解“人杰”“鬼雄”。从字面上怎么理解这两个词? ①“人杰”:汉高祖刘邦称他的三个开国功臣张良、韩信、萧何为人杰。那么在诗人的笔下 “人杰”是指什么呢? 补充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人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保家卫国,为国家建功立业。 ②什么是“鬼雄”? 补充诗句: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九歌·国殇》。 弄清“鬼雄”这个典故的来历。 补充光绪皇帝给邓世昌将军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引导学生发现“鬼雄”的特点:为国牺牲。 (3)此时,在你眼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她的理想是什么? 无论是当人杰,做鬼雄,其目的都是什么?读出诗人的这种感受。 (4)在这首诗中,“人杰”和“鬼雄”指的是谁呢? 4.品读第二句诗。 (1)借助资料,了解项羽其人。 ①在项羽所写的《垓下歌》中,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力拔山兮气盖世”,从这句话中你感 受到了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②出示: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从司马迁的话中,你了解到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③项羽没有渡江,也没有投降,最终在江边自刎。此时你又觉得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2)从项羽死去,到李清照驻足江边,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为什么人们还在思念项羽? (3)补充资料,顺势引读:当时金兵大举入侵,铁蹄之下,山河破碎,南宋皇室仓皇南 逃,此等变故,令李清照心痛不已。不仅如此,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曾任建康知府。面对城中叛乱,赵明诚竟选择临阵脱逃,此等行为,更令李清照深感失望与痛心。李清照对项羽的英雄气概,向来敬仰有加。她多么希望朝廷中能有一位像项羽一样的将军,宁死不屈,她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具有项羽一样的英雄气节,于是她写下了这霸气凛然的千古绝唱。 (4)这一江之隔,是生死之界;这一念之间,是存亡之决。项羽不是“不能”渡江,而是“不 肯”,为了无愧于江东父老所托,最终以死相报。 (5)同样是国破家亡,当年项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