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什么是文明? “文明首先是空间、‘文化领域’,是文化特征和现象的一个集合体。”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过去解释现时》 “文明是错综复杂又异质纷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 ———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什么是文明?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 ———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 从广义上看,人类由史前社会向文明社会的演进,既包括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进步,也包括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管理机构的演进等。一般认为当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发展成国家这种形态时,便是进入到文明社会。 ———《中国古代史》 文明的概念: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 狭义的来说,国家产生即文明产生。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1.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文明阶段的? 三千五百年前商代后母戊鼎? 七千年前 仰韶文化陶器? 五千年前 红山文化玉器? 一千年前 宋代钧窑瓷器? 三万年前 山顶洞人 骨器、石器? 任务1:阅读课文,完善本课时间轴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距今约5000年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木石为主,少量 时代 元谋人、北京人 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文化 红山文化 文化 炎黄部落联盟 “ ”时代 夏 商 西周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公社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产生 中华文明的发展 任务1:阅读课文,完善本课时间轴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距今约5000年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木石为主,少量青铜时代 元谋人、北京人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炎黄部落联盟 万邦时代 夏 商 西周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产生 中华文明的发展 思考:上述时间段分期的依据有哪些? 生产形式 文化遗存 社会组织 观察这两幅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 表面光滑, 磨制方法制作而成 表面粗糙, 打制方法制作而成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艰难的生存之旅 代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 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 分布: 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有哪些生活特征 ①从事渔猎和采集 ②过着群居生活 ③已经学会用火 元谋人生活场景复原图 肿骨大角鹿头骨 火烧过的朴树籽 1.旧石器时代:艰难的生存之旅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星火燃遍中华 特征: ①大量使用陶器; ②开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③生活逐渐稳定———产生村落;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文化的猪纹黑陶钵和水稻 半坡文化(左)与河姆渡文化(右)的房屋 含义: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时间: 距今约1万年前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时间 文化遗存 分布地域 概况与特征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 母系氏族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主要种植粟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距今约5000年前 父系氏族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A.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黑陶 B.它们都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出现祭坛和神庙 红山文化 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