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6408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联读课(共5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459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学习之道”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六单元 一 单元目标设计依据 二 单元学习目标 三 单元学习任务指向 单元课时安排 五 六 单元学习任务课时分解 单元主题课程延伸 单元整体评价 七 四 一、单元目标设计依据 课 程 标 准 单 元 导 语 单 元 研 习 任 务 单 元 写 作 指 导 学 生 学 情 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学习目标与内容: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课 程 标 准 统编新教材必修以人文主题统领,打破了文体界限;以任务群为学习旨归,聚焦语文学科知识学习。本单元在课文编排上围绕“学习之道”的人文主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编选了6篇古今中外探讨学习的名篇,分别是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鲁迅的《拿来主义》、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王佐良的《上图书馆》,其中《劝学》《师说》是古代思辨性文本,《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是现代思辨性文本,《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是两篇随笔,且思辨性强。 课 程 标 准 单 元 导 语 引出人文主题 介绍选文情况 明确核心任务 单 元 研 习 任 务 围绕学习之道 分享心得体会 梳理论述思路 体会说理艺术 针对当下学习 写作劝学新说 要点1.写议论文要有现实针对性。古往今来的论说名篇大多如此。当然,针对性不等于批判性,而是指议论文讨论的问题要有现实基础和现实意义。 要点2.强调议论的现实针对性,不等于只能把议论局限于某时某事。好的议论文大多能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要点3.写议论文还要有读者意识,这也是一种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都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写作前可仔细思考:我的文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 要怎样表达更有效果 单 元 写 作 指 导 文言文方面:学生在初中学过《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出师表》《小石潭记》等文言文。初中课标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方面:学过《敬业和乐业》《论读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文章,初中课标要求: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论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本单元以“学习之道”为核心,是最贴近学生学习的内容,但是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皆有,又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任务群,对高一新生而言,内容是有一定难度。 学 生 学 情 1.通过对“学习之道”的梳理、探究和反思,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重点 2.阅读课文,把握思辨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难点 3.研读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