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6776

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443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阶段性,答案,试卷,历史,检测
    机密★启用前 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管子·地数》记载,神农氏教民耕农,化益(伯益)为舜驯服鸟兽,周祖后稷播时百谷,反映了上古食物生产方式的演变。考古发现,华北在距今万年左右出现粟作农业,但某些沿海贝丘遗址如广西邕宁顶蛳山,至商周时期仍以渔猎采集为主,伴出少量家畜骨骼。这暗示当时 A.农业起源多元并存 B.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C.族群迁徙受阻滞后 D.生计模式自然选择 2.16世纪中叶,原产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初被称为“御麦”。明代《留青日札》记载:“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然而直至18世纪,玉米在西南山区仍被视为“杂粮”“备荒之物”,未成主食。这一现象主要缘于 A.本土作物结构稳固 B.饮食习惯难以改变 C.人口压力尚未显现 D.官府劝导推广不力 3.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粮食短缺,某国大力推广高产作物并兴建大型战略储备库。至80年代,其粮食产量翻番,储备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同期因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部分产区土壤板结,地下水源受硝酸盐污染。该国在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深层矛盾是 A.增产需求与生态代价 B.储备充足与分布不均 C.技术先进与监管滞后 D.短期安全与长期风险 4.《隋书·食货志》载,北齐祠部尚书斛斯丰禄“率民作庸,造水碾(水磨)数十区,溉田千顷,民赖其利”。然《唐六典》规定,水碾“若溉田者不得与争利”,唐代宗时亦曾“毁除京城附近私家水碾百余所以利漕运”。这些记载共同反映了古代水碾的推广 A.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 B.依赖官僚的有效组织 C.受国家权力多重制约 D.与民争利而难以持续 5.19世纪初,英国兰开夏郡的棉纺厂主罗伯特·欧文在其新拉纳克工厂进行改革:缩短工时、提高工资、开设工人子弟学校。工厂利润不降反升,成为欧洲典范。然而同时期绝大多数工厂仍维持高强度劳动与低福利。欧文实验的“不可复制性”主要源于 A.工厂主的道德自觉有限 B.社会立法保障普遍缺失 C.自由竞争下的成本压力 D.工人集体谈判力量薄弱 6.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阿帕网(ARPANET),其初衷是确保在核打击下军事通信的稳定性。该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不设中央控制节点。出乎意料的是,这一为冷战军事目的诞生的技术,最终演化成了全球性的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这一历程表明 A.军事需求是科技根本动力 B.技术应用具有非预期后果 C.技术形态决定其社会影响 D.创新源于跨领域知识融合 7.北宋熙宁年间,四川地区因铁钱笨重,民间自发产生“交子”以利贸易。初由十六户富商联保发行,可兑换现钱。后因商户挪用资金无法兑付,引发纠纷。官府遂设“交子务”收归官办,制定发行准备制度。从民间信用到国家信用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A.民间金融风险难以控制 B.商业发展规范化的需求 C.政府强化经济集权趋势 D.纸币弥补货币金属不足 8.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为维持香料贸易垄断,曾在摩鹿加群岛定期销毁过剩的肉豆蔻树,并严禁当地居民私藏树苗。同一时期,公司却积极将咖啡树苗从也门偷运至锡兰试种,最终打破阿拉伯世界的咖啡垄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共同揭示了早期世界市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