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月考历史答案历史月考题参考答案 1.CBCDB 6.ABDDC 11CBACD 16BADCD 21.CADCA 26.(12分)(1)材料一中的三个史料都体现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国家治理举措”的主题。(2分)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重视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方式,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分);材料乙反映出统治者从经济角度,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从而强化大一统国家治理(2分);材料丙体现出封建国家从文化和社会基层教化的角度加强对社会的治理控制(2分); (2)示例1—思想文化角度。如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示例2—选官制度角度。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示例3—监察制度角度。汉代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代表皇帝巡行全国,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大一统;宋代在地方划路作为监察区,从不同方面监督各州;各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4分) 27.(1)选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苏维埃国家”“真正实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反映出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发展壮大农村根据地、巩固苏维埃政权是革命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使根据地工农群众当家作主,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选2(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历史任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选3(解放战争时期):“宣布成立华北行政区,建立华北人民政府”,1948年解放战争处于决战前夕,中央决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一方面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华北地区经济,组织人力、物力等全面支援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准备;另一方面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权建设提供经验,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奠定基础。 选4 (全面抗战时期):“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反映出当时抗日成为主要革命任务,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在边区进行民主政治探索,有利于抗日形势好转。 选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根据我国阶级状况发生的深刻变化,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为正确处理党和非党关系提供正确方向,即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团结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史实正确,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适应形势变化;始终维护人民利益;赋予人民民主权利;注意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注意调动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热情。(任答2点) 28.(14分)(1)特点:中央统筹;新旧杂糅;制度转型与教育改革联动;注重实用人才选拔。(6分) (2)“传统智慧”:选贤与能;考试录用、考核晋升;公平公正。(2分) 意义:提升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增强国家治理效能;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党的执政基础,推动政治文明建设。(6分) 29【答案】 (1)逻辑关系: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至上,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美国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的独立战争又影响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人权宣言》。(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