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7116

2《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36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6667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战国策 东周》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前半句说的是东周重臣颜率凭一己之辩,在诸侯列强中保全九鼎的故事,后半句说的是毛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服楚赵两军合纵抗秦的故事。 而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可以说同时具备了前面两人的功效,他三朝老臣却始终不得重用,他年逾七旬还是一个圉yǔ正———养马的官儿,他须发苍苍步履蹒跚却保住社稷劝退强兵! 他就是:烛之武! 导入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年鲁国人,史学家、文学家。曾任鲁国史官,晚年患眼疾,辞官还乡后,开始编纂《左传》、《国语》。后世尊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等,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作者简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编年体史书 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第一部记事完备的 内容:对孔子编纂的《春秋》的诠释和注解。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事实。“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作者:左丘明(鲁国史官) 《左传》 作品简介 史书体例 壹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类记载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⑥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讲述。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标题告诉我们哪些内容?有何好处? (1)吸引读者,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2)介绍了核心人物是烛之武; 退:使动用法,使......退 师:军队 初读课文并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壹 1.秦晋为什么要围攻郑国? 2.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是他不爱国吗? 3.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4.晋军为什么也退兵? 故事背景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斗,重耳被逼逃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受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通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假设不能优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遭到优厚的款待,并承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兵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国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联系,这就前史上的秦晋之好。今日两家要联婚,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卫回国当了国君,便是晋文公。 晋文公极富政治才干。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帮忙下,晋文公采取了一系列整理政治、经济的办法。通过几年运营,晋国国力大为增强,称雄的愿望敏捷胀大,而楚国却成了行进路上的最大妨碍。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方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忙了楚国,又加上重耳逃亡期间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围住郑国,郑人惧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他们派出了烛之武。 故事背景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