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7188

义教部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_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25906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义教部,开通,PPT,23张,课件,西域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时空观念: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事实。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知道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了解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02 家国情怀:学习张骞、班超等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03 学习目标 一地、一人、一路的那些事儿 话题一:西域———一片神秘的地域 玉门关 阳关 狭义西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地区) 广义西域:新疆和更远地区(今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等)。 “西域”在哪儿?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一地、一人、一路的那些事儿 话题二:张骞———一位传奇的开拓者 张骞为什么要去往苦寒的西域? 目的:联合大月氏 夹击匈奴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唐朝敦煌壁画) 张骞 汉武帝 约4362公里 小组合作:张骞会遇到哪些困难? 环境恶劣 路程远 境遇险 任务一:自主研习教材P79内容,总结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 事件 时间 目的 结果 张骞第一次 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第二次 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联络乌孙夹击匈奴,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①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相互了解与往来。 影响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张骞通西域……,此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 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海 字 字 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敢于担当 忠于祖国 信守承诺 不畏艰险 国家征召--勇敢应诏 匈奴威逼--不失汉节 匈奴关押--不忘使命 环境考验--坚强求生 一地、一人、一路的那些事儿 话题三:丝绸之路———东西往来的大动脉 学习任务二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鄯善 阳关 玉门关 于阗 大宛 葱岭 塞琉西亚 西 汉 大月氏 安 息 秦 大 匈 奴 乌 孙 丝绸之路 西安北 和田南 巴格达 海 里 海 黑 咸海 (波斯湾) 1.陆上丝绸之路 结合教材《丝绸之路图》,圈出陆上丝绸之路途经的地区。 (1)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中亚、西亚 欧洲和北非 西域 (今新疆地区)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今新疆地区) 欧洲 西亚 中亚 讨论从长安-西域和西域-长安往返可携带商品有哪些? 丝绸 漆器 凿井 冶铁 四大发明 瓷器 核桃 葡萄 石榴 苜蓿 良种马 香料 胡舞、胡乐 佛教 中国 手工业品 技 术 动植物品种 宗教艺术 西域 特点: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穿行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将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物质技术。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双向交流之路。 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技术等 良种马、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乐器、音乐、舞蹈等 东亚儒家文明 南亚佛教文明 西亚伊斯兰文明 欧洲基督教文明 僧侣、使者、 友谊之路 商贸之路 文化之路 中外使者 相望于道 东西商队 不绝于途 多元文化 交汇于此 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 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广州 徐闻 中 南 半 岛 斯里兰卡 马 来 半 岛 印度半岛 欧洲 (1)山东沿岸→穿过黄海→到达朝鲜、日本 (2)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南海诸岛 2.海上丝绸之路 标志着西域(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1.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东汉形势图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73年 97年 班超去世后 123年 班超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西亚) 班勇出使西域 改设西域长史府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P82想一想 汉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有什么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