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1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发现,仰韶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了粟、黍等粮食作物,还伴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锄等农业工具;同时在河北、河南、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地也发现了同期的碳化谷物与生产工具。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有所发展 B.农业起源多元并行 C.采集经济仍占主导 D.粟稻作物最为发达 2.《史记·夏本纪》记载,禹的儿子启很贤能,天下人都对他心生向往。但禹将君位传给了益,而天下人对益并不信服。诸侯们离开益,转而朝拜启,说:“我们的君主是帝禹的儿子啊。”于是启便登上了天子之位。这一记载反映了(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C.任人唯贤的选官制确立 D.历史记载展现出历史真相 3.商鞅变法规定:杀敌立功者,除得到“赏爵”“益田”“益宅”“除庶子”之奖励外,还可“得入兵官之吏”,取得做官的资格。这一规定( ) A.废除了贵族阶层特权 B.贯彻了重农抑商思想 C.加强了对民间的管控 D.改善了官员选拔制度 4.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里耶秦简记载湘江流域的洞庭郡“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广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朝廷指令关中的内史郡向陇西、北地郡输送农具与粮食。秦朝的上述做法( ) A.推动了社会风俗的整顿 B.提升了地方的财政实力 C.彰显了国家的组织能力 D.直接导致百姓赋役繁重 5.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统一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务,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置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务,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其旨在( ) A.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B.打击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扰乱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6.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从“百家”中选出儒家,给予独尊的地位,作为国家的教义,这是秦以后统一思想的第二次尝试。这一举措( ) A.阻止了佛教的发展 B.催生出九品中正制 C.消弭了法家的影响 D.有利于巩固大一统 7.《史记》记载:“至今上(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 A.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政策 D.张骞开辟中西交通道路 8.某同学整理了以下关键词:“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由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 A.汉初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 C.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崛起 D.唐朝后期朋党之争的恶果 9.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谈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反映出当时( ) A.名士主导佛教传播 B.佛教的中国化趋势 C.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10.东晋建立之初,琅琊王氏当权。皇帝司马睿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据此判断,“王氏”属于( ) A.皇族 B.士族 C.宦官 D.庶族 11.北朝贾思勰所撰农书《齐民要术》中,除农耕知识外,还包含了大量牛、马、驴、骡等牲畜的饲养、繁殖、管理方法及经济效益,也记载了如胡饼、胡羹、羌煮等饮食。以上现象可以说明( ) A.国家统一促进农业发展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C.高产作物的传入和引种 D.民族交融与文化的交流 12.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