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生物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分析与讨论,说明酶的高效性,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机制。 (科学思维、生命观念) 2.通过阅读“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科学史资料,比较分析巴斯德、李比希等科学家的观点,认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与发展性,领悟科学探索需要质疑与实证精神。(科学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并合理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提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学习重难点 重点:酶的化学本质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理。 难点: 1.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2.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蛋白酶制剂和脂肪酶制剂 消化酶组成: 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 酶为生活添姿彩 蛋白酶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导入新课 问题思考 酶 复习回顾:真核细胞中有复杂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它们有怎样的功能呢? 提示: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酶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导入新课 问题思考 叶绿体 CO2+H2O (CH2O)+O2 线粒体 C6H12O6+H2O+O2 CO2+H2O+能量 核糖体 氨基酸 多肽 酶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问题思考 导入新课 酶的作用是什么? 新课讲授 探究一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的作用原理和意义。 2H2O2 2H2O + O2 反应条件 判断H2O2分解快慢的依据: O2的产生量 ①点燃的卫生香的复燃情况 ②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 加热是化学反应的常见条件 Fe3+是无机催化剂 新鲜的肝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实验用具 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探究一]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探究一]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实验用具 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1 2 3 4 过氧化氢 浓度 3% 3% 3% 3% 剂量 2mL 2mL 2mL 2mL 反应条件 常温 90℃ FeCl3溶液2滴 肝研磨液2滴 结果 产生气泡 卫生香燃烧情况 不明显 少量 较多 大量 不复燃 不复燃 变亮 复燃 新课讲授 [探究一]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 2 3 4 (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产生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不能。 (2)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了什么? (3)3号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了什么? 4号反应速率快。说明了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 FeCl3溶液中的Fe3+和新鲜肝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新课讲授 (4) 2号、3号、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最终产生的氧气最多? 一样多。 [探究一]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新课讲授 实验结论: 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化学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 ①若肝不新鲜,则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从而失去催化作用。 ②研磨肝使过氧化氢酶释放出来,使过氧化氢酶与试管内过氧化氢分子充分接触,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不能。酶具有高效性,少量的酶带入FeCl3溶液中就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增大实验误差。 (2)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滴管能否混用?为什么? 思考:(1)实验中为什么必须用新鲜肝研磨液作为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