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A A B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C A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3分) 【答案】论题:从远古到周礼的确立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次价值革命。 阐述: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逐渐产生了一些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价值观念,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夏朝尊命,商朝尊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被动地进行价值思维,并未清晰认识到人才是价值主体。西周建立后,才逐渐实现价值主体由自然、鬼神到人的转换。周人所尊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形式表现为礼仪、仪式,其内容则表现为贯彻血缘宗族和政治等级原则的“亲亲”和“尊尊”。“亲亲”强调宗族血缘关系,而“尊尊”则是周礼的核心,强调等级关系,这样周礼从内容到形式实现了统一,形成了一套“别贵贱,序尊卑”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也是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始终的正统价值观念要素。这次价值革命经历了由远古的价值观念到夏尊命、商尊神的价值意识自觉发展,再到周礼的价值主体转换而确立以礼为规范的价值体系的过程。(13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 【答案】(1) 趋势: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原因:安史之乱与北方藩镇割据的局势阻碍北方经济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中央政府倚重南方财政,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7分) (2) 示例一: 政治角度:这一观点是合理的。地方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7分) 示例二: 经济角度: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财政和经济的重心。(7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 【答案】解释内容应包括: ①“叠床架屋”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如宋代是在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基础上建立的等。 ②“叠床架屋”的目的,如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巩固统一,等等。 ③“叠床架屋”现象的表现,如地方行政机构复杂,一官多职,官僚机构臃肿,等等。 ④“叠床架屋”现象的影响,如反映了宋代制度构建的灵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统一;但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开支,降低了行政效率;等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 【答案】(1) 原因:农耕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加,对燃料的需求增加;宋代城市化的发展;北方长期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燃料需求量大;北方战乱与农业开发,对自然资源造成一定破坏。(7分) (2) 认同观点一;理由:有出土文物作为依据,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冶铁、制瓷等行业均受到燃料短缺的影响,说明燃料危机是宋代比较普遍的现象;开封作为当时重要的城市,具有一定代表性。(7分) 认同观点二;理由:燃料短缺问题主要发生在开封等城市,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北方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手工业衰落的原因应综合分析;观点一对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片面剪裁。(7分)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