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聂荣臻 大战中的插曲 语言建构与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综合探究,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情怀,总结他们对战争的思考,体悟他们不同的革命情怀。 掌握回忆录文体的特征和写作特点。 梳理叙述思路,学习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目标 01 04 02 03 学习体味人道主义精神,在审美鉴赏中,探究回忆录写人叙事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聂荣臻(1899.12.29—1992.5.14),四川江津(今重庆)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抗战中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争。 1940年指挥百团大战,105个团参战,重创日伪军,配合正面战场,振奋全国抗战士气。 开国元帅聂荣臻 了解背景 井陉煤矿破袭战: 井陉煤矿就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大煤矿之一,而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燃料。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占目标。在各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下,八路军解放了3000矿工,还彻底毁灭了井陉煤矿,即使日军运来全部设备重新安装开工,恢复生产至少半年,这对物资本已十分紧张的日军是个极大打击,起到了釜底抽薪作用,被华北日军形容为“挖心之战”。 了解背景 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百团大战”的部队之一。1940年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陉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日军为了阻止我们的部队继续前进,不顾他们的侨民还没有撤退,就打了好多带着燃烧弹的迫击炮弹,整个矿区成了一片火海。 小女孩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在一片废墟中听见了呼救声和婴儿的啼哭声,然后就奋不顾身进去,救出两个孩子。 大战中的插曲 拯救日本小姑娘 百团 解说文题 作用: (1)点明该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 (2)说明它不是战争的主要部分(3)显得耐人寻味 快速浏览全文,用表格梳理文中关键事件及核心内容 事件 核心内容 快速浏览全文,用表格梳理文中关键事件及核心内容 事件 核心内容 救助日本小姑娘 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中,三团一营的战士救起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女孩,并将她们送到聂荣臻指挥所。 照顾日本小姑娘 聂荣臻悉心照顾两个小女孩,为受伤的婴儿找哺乳期妇女喂奶,给稍大的孩子吃梨子、喂稀饭。 致信日本官兵 聂荣臻给日本官兵写了一封信,阐述了救助小女孩的缘由,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送回日本小姑娘 安排老乡用挑子将两个小女孩送往石家庄的日军处。 后续影响 1980年,美穗子(当年稍大的女孩)来中国探望,此事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分析回忆录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真实: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救助日本小姑娘、照顾她们、致信送回以及后续影响等亲身经历的事件,真实可信。 广泛:通过救助日本小姑娘这一事件,串联起战争的残酷、八路军的政策、日本军民的反应等内容,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多个方面。 突出:重点刻画了救助、照顾日本小姑娘以及致信日本官兵等情节,凸显了“大战中的插曲”这一核心主题,突出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作为一篇回忆录,本文的叙述方式有何特点?(顺序与人称) ①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倒叙、顺叙、插叙。 倒叙: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顺叙: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 插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