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天河区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历史 本试题卷共8页,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思。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谷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和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陆浑戎原居于甘肃酒泉附近。考古发现,洛阳附近有众多春秋时期的陆浑戎菜羿群,陪葬品中有马牛羊头蹄,还有数量众多的成套青铜器及玉石质礼器,如编钟、编磐、铜车马器、玉璜、玉扳指等。该现象表明 A.华夏文明影响力日益扩大 B.华夷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弭 C.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D.生产关系已发生重大变革 2.西汉元平元年(前74年),昌邑王刘贺继帝位仅27日即被废黜。其旧臣大多受严惩,唯有多次谏劝他“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的王吉、龚送获减刑。该事件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政府注重官僚集团稳定 B.道德劝诚成为赦免依据 C.朝廷推崇儒学治国理念 D.中央打击诸侯王国势力 3.北魏《地令》规定,“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一十亩”,还允许贵族官僚通过占有众多奴婢来获得大量授田,且“奴婢依良”(奴婢授田同于平民)。这一规定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保障小农经济利益 C.维护门阀士族特权 D.强化国家赋後基础 4.宋太祖即位,曾让后苑制造蒸笼,结果好几天都没做好。太祖问赵普:“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一熏笼(蒸笼),今为天子,乃数目不得,何也?”赵普回答:“此是自来条贯(惯例),盖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于孙着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遭,须有台速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大喜。据此可知,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宰相制约 B.制度设计蕴含理性因素 C.台谏机构规范帝王生活 D.官僚系统运行效率低下 5.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 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社会经济的变迁 D.知识精英阶层的觉醒 6.1860年,面对内外交困的时局,清廷上下一致要求“速为议抚”,权臣桂良主张将原本用于筹备海防的费用“移而为抚局赔偿之用”。方针既定,原本北上京津地区勤王的“御夷”之兵纷纷被要求原地不动或折回“剿逆”防地。据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B.民间舆论左右政府的决策 C.洋务派的主张遭顽固派抵制 D.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狂潮 7.郑振铎指出,新文化运动者“要言行一致,决不可相互矛盾。现在许多人,包括最初的提倡者,口里说劳工神圣,笔下写妇女解放,但固未尝“一亲工具”,也不让其妻妹解放,甚至还打骂车夫,压制妻女。自己不能实践主张,如何取信于人?”其言论强调 A.新文化运动缺乏群众基础 B.自我改造是社会变革的前提 C.传统习俗制约了思想革新 D.文化传播中需要本土化改造 8.图1是1945-1947年上海工业分行业资本占比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的上海 图1 A.工业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B.工业结约以轻工业为主 C.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