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①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 ②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③焚书坑儒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根本原因: 地位: 口号: 典故: 政权: 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推翻秦朝统治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 秦的灭亡 秦的暴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得民心者得天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革命首创精神 张楚政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高祖 刘邦 1 休养生息·改正秦弊 西汉建立·百废待兴 2 文景之治·太平盛世 3 【目录】 【学习目标】 1.记住西汉建立的史实:时间、人物、都城 3.记住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 2.知道西汉初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知道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的统治措施 ★ ★ 5.记住西汉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一 刘邦 项羽 汉王 西楚霸王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一 通过对比,归纳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 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刘邦说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自己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据《史记》记载,刘邦入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刚愎自用 失民心 善用人才 得民心 项羽自矜功伐……猜忌谋士范增,逼走帅才韩信。 项羽 刘邦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一 长安 西安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一 《咏叹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 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 西灭无道秦。 诗中的“汉祖”指的是谁?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史实? 汉高祖刘邦 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二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境况? 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 3.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4.为解决问题,统治者采取什么方式?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二 解甲归田 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 十五税一 解甲归田 1 2 释奴为民 3 影响 秦因暴政速亡 休养生息政策 吸取教训 休养生息政策 秦因暴政速亡 休养生息 吸取教训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局势 治国思想 实施 秦 法家以法治国 道家无为而治 严刑峻法 休养生息 西汉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二 昭君出塞 文景之治 三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三 1 2 文景之治 三 1 2 文景之治 三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文景之治 三 以史为鉴 “文景之治”的措施对当今“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有哪些启示 ①以人为本,重视民生 ②暴政亡国,仁政兴国 课堂小结 楚汉之争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 生产 破坏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1.西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2.《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①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②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境况? 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 ③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④为解决问题,统治者采取什么方式?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西汉初期,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都推行什么政策?创造的盛世是什么? 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