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坝高中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 10 月份阶段质量检测 历史 【注意事项】 1、
组卷网,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的难度系数:0.8 左右; 2、请考生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年级将评选出卷面优秀的答题卡进行表扬、展览; 3、考查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1—10 课 4、命题人:李娟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8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8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 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 A.一体性 B.渐进性 C.先进性 D.多元性 2.考古学者发现距今约 8000 年的顺山集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饮食结构相同,据此推知, 他们都种植 A. 水稻 B. 玉米 C. 粟 D. 小麦 3.西周初年,周公带兵东征,平乱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是指 A.实行军功制 B.实行宗法制 C.分封诸侯国 D.推行郡县制 4.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对他们共同祖先的尊奉,树立牢固的“尊祖”“敬 宗”观念。这种观念形成主要是由于西周推行了 A. 王位世袭制 B. 内外服制度 C. 宗法制 D. 井田制 5.古人云:“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文中的“家天 下” 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 内外服制 D.郡县制 6.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吴起在楚国变法“明法章, 捐不急之官”。他们的改革 A. 加速了西周灭亡 B. 巩固了礼乐制度 C. 完成了国家统一 D. 提升了诸侯国实力 7..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 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一举措 A.加剧民族矛盾 B.背离了尊王攘夷 C.利于民族交融 D.导致分封制瓦解 8.商鞅把许多乡、邑合并成县,每县设置令和丞等官职掌握全县政事,使县成 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A.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 抑制了商业发展 C.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D. 加强了国君权力 9.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 第 1 页 共 6 页 政以德”。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0.“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任何人都可以用,用来表示“我”的意思,但 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独享的自称;秦以后,天子以金玉为印,“群臣莫敢用”。 材料反映出 A.皇位的世袭性 B.皇权的独尊性 C.中央的权威性 D.民众的盲从性 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 “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2.涉故台是安徽省宿州市大泽乡镇的历史景点,得名于秦朝某历史事件的领导人。 主题雕像为火炬形,有星火之意;雕像有两人,一人右手持剑指向前方,左手振臂 呼唤;另一人怒目举棒,冲锋在前。涉故台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东汉黄巾起义 C. 绿林、赤眉起义 D. 唐末黄巢起义 13.秦统一全国后,确立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制 度。该政治制度在地方上的表现是实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14.据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地表无封土,墓中陶俑数量众多,陪葬品简朴,无奢侈 物件。据此可知,汉初 A. 注重与民休息、提倡节俭 B. 冶炼技术落后 C. 皇权日趋没落 D. 贫富分化严重 15.汉武帝时期,政府以“德”“文”“能”为标准,让各郡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这种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