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3500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A)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70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安徽,联考,试卷,历史,10月,省县
  • cover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一、单选题 1.下面是古巴比伦西帕尔地区不动产契约中承租人情况简表。据此可知,古巴比伦( ) 承租人身份 无身份 法官 沙马什那迪图 (女祭司) 神庙 主持 神庙 歌手 理发师 将军 契约数(个) 344 6 2 3 1 1 2 承租人身份 校尉 信使 神庙房屋监护 商人总监 长矛队长 民族长 占卜师 契约数(个) 4 1 1 2 1 1 2 A.经济交易以民间参与为主体 B.职业身份影响资源配置方式 C.神权垄断了不动产交易市场 D.契约分布体现社会分工差异 2.下表为中国古代皇帝授官文书的演变情况。这一变化( ) 朝代 授官文书形式 出处 唐朝 皇帝任命官员,先由中书省拟写诏令,再交门下省审核,最后由尚书省执行,文书有固定的格式与流程 《唐会要》《旧唐书》 宋朝 授官文书除沿用唐朝三省流程外,还出现“内降”(皇帝直接下旨授官),但需经中书省“熟状奏覆(审核)”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明朝 朱元璋废丞相后,授官文书多由皇帝直接拟定,后期形成内阁拟票、皇帝批红的制度,文书传递更直接 张廷玉等《明史》 清朝 授官文书经内阁草拟后,需送军机处审核、传达,且文书种类细化,区分不同官员任命的文书格式 赵翼《檐曝杂记》 A.提升了政府整体行政效率 B.反映文书管理体系的完善 C.适应君主专制强化的趋势 D.彰显官僚政治制度的成熟 3.周振鹤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指出:“汉代刺史本为监察官,后演变为州牧成为地方长官;唐代道最初为监察区,宋代路则兼具监察与行政职能;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但官员任用、财赋、兵权均受中央节制。”学者意在强调,汉至元( ) A.地方行政权力呈现膨胀趋势 B.地方分层治理体系趋向瓦解 C.监察与行政职能逐步相融合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 4.雅典公民通过共同参与城邦宗教仪式、戏剧演出和体育竞技,不断强化“我们”与“他们”的边界意识。这种基于血缘、信仰和文化实践的身份认同,使得公民集体能够形成相对一致的价值观与决策倾向。这反映出雅典( ) A.身份认同构筑了民主政治运行基础 B.文化活动主导了民主政治进程 C.宗教仪式成为民主决策的核心途径 D.公民群体价值观实现高度统一 5.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将土地授予与军事义务紧密结合,改变了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受封者须履行骑马服役的职责,且采邑原则上不可世袭,从而强化了领主与附庸间的双向契约关系。这一改革( ) A.促进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削弱了国王对地方的实际控制 C.推动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 D.加速了基督教会的世俗化进程 6.19世纪中叶,英国议会多次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专项审查,并要求相关部门提交详细账目说明。有学者指出,此类行动虽未直接导致内阁更迭,但迫使政府频繁接受质询并调整预算方案,形成了“持续性监督”机制。这一现象缘于( ) A.政党政治权力平衡的内在需要 B.议会主权原则在宪政中的贯彻 C.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主导 D.王室财政传统特权的历史延续 7.下面为1928年国民党《训政纲领》指导下南京国民政府党政机构关系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 ) A.践行了三民主义理论 B.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利用训政行一党专政 D.政党政治得到一定的发展 8.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部分根据地“以特定原则”重组地方权力,既吸纳不同阶层代表参与议事,又通过专门机制确保核心主张的推行,同时以普遍的基层动员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这一实践( ) A.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走向成熟 B.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设模式 C.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 D.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的转移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治理体系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