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6228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86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重庆市,月月,答案,试题,历史,第八
  • cover
重庆八中2026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后汉书》记载,东汉黄香“迁魏郡太守。郡旧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灾后社会矛盾激化B.豪强干涉地方行政 C.官府重视秩序重建D.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2.使职差遣是古代职官制度中的特殊任职方式,指的是官员离开本职从事临时性派遣事务。唐代的使职多种多样,如检查地方官员的采访使,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使,负责木炭采购、运输和分配的木炭使。唐代使职的大量出现说明唐代 A.职官体系灵活调整B.旧有行政体系瓦解 C.中央权力更加集中D.整顿吏治卓有成效 3.朱熹说:“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事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张载认为:“义,天下之本也;利,天下之用也。二者不可偏废。”二者都 A.强化传统义利之辨B.倡导义利合一 C.主张否定个人欲望D.认同重义轻利 4.下表是“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及品级表”。这反映出明朝的政治特点是 官员 职权 品级 六部尚书 批答最高长官,掌各部事务 正二品 内阁大学士 批答奏章,上承政务 正五品 十三道监察御史 巡按州县,考察官员 正七品 知府 掌一府之政 正四品 A.行政体系高效运转B.中央机构权力重组 C.官僚集团内部制约D.保障文官政治地位 5.1853年,由于长江下游航运被切断,江苏地区出产的海盐不能运送到长江中上游。“湖广总督张亮基奏请借拨川盐,以济楚食。朝议许之,于是川盐始大量济楚。......川盐济楚之局,直至同治年间,江宁克复,江路畅通,始议规复淮引,然川盐已根深蒂固,裁撤甚难。”这说明 A.列强侵略客观刺激自然经济解体B.政治局势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C.清政府已主动放弃传统盐政制度D.盐政危机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 6.晚清时期,学者马建忠认为中国欲修建铁路,需要的巨款可以仿效西方的债票法向西方借款,但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应该“自行承办,迳往英法都会,与其官、私银行面行商榷,由我计息,由我定价,一杜居间把持之弊”。这一认识 A.对西方经济侵略已经有了初步警觉B.说明清政府有效抵制西方金融霸权 C.体现清政府对西方依附进一步加深D.推动了近代化改革实践向制度拓展 7.1908年,清政府批准了宪政编查馆拟定的《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随后,名为《谘议局权限》的漫画刊载,漫画中官、吏和民、绅各在绳头的一端(如图1)。据此判断,该漫画 A.体现出反抗侵略与民主斗争交织B.说明立宪派已经获得政治主导权 C.表明地方谘议局权力被彻底架空D.揭示出清末预备立宪具有虚假性 8.民国初期,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曾谈及北京外交团,认为其“比在其他国家首都的同样团体的事务要广泛而复杂得多”,外交方面的日常公事只是次要的事务,“从涉及承认中国政府本身到上海官厅对犯人施答刑是否适当等所有大小问题,这个使团似乎都得过问”。可见当时北京外交使团 A.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B.服务于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 C.助力中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D.根据中国国情调整工作职能 9.1923年7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