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293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导学案(无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14730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统编,历史,上册,八年级,-2025-2026
  • cover
中国同盟会 导学案 导 读 本单元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主题,有3课内容。本课《中国同盟会》是单元第一课,主要有3目: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的成立以及三民主义,革命志士的奋斗。本课设计体现两个亮点:一是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将教材文本做了重新整合和重构,采用板块式设计,将教材内容整合成“先驱探路———孙中山的早期革命足迹”;“同盟集结———理想与纲领的诞生”;“血荐轩辕———革命志士的践行”三个篇章,三个板块既各自独立承载知识点,又通过“探索—纲领—实践”的逻辑串联,形成“从思想到行动”的完整线索,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便于在课堂中突出历史人物的精神与历史事件的意义。真实情境铺垫渲染,任务层次分明,学生基于材料进行探究,运用知识并以材料为支撑建构历史解释,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课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卷网-《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 中国同盟会(1课时)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感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 学业要求: 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知道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简述孙中山等人早年的革命活动,体会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 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准确说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民主义的内涵,体会孙中山百折不挠追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3.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准确说出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志士发动的几次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并概述其影响,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 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2) 完成目标三(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称孙中山为革命的先行者?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一篇章 先驱探路———孙中山的早期革命足迹 任务一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6页-47页内容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指向目标1) 请你帮孙中山设计一张名片。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2.依据材料,请回答:在行医实践过程中,孙中山得到了怎样的认识?由此,他开始了怎样的转变?(指向目标1) 材料二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3.结合材料2及所学知识说说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经历挫折后,孙中山得出怎样的认识?他又是怎么做的?(指向目标1) 4.阅读课本46页找到兴中会的成立时间、地点、宗旨、口号等基本信息。(指向目标1) 5.阅读课本41页找到广州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指向目标1) 第二篇章 同盟集结———理想与纲领的诞生 任务二:阅读教材,研读图片和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