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一 九年级历史 说明:1. 本练习共 6 页,满分 60 分。 2.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练习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如下图所示为某文明古国,属于其文明成果的是( ) A. 象形文字 B. 《罗马民法大全》 C. 甲骨文 D. 《荷马史诗》 2.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 282 条法律条款,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债务、继承、审判、奴隶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上述材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 影响深远 B. 内容全面 C. 传播广泛 D. 君主专制 3. 《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也。”书中记录的是( ) A. 埃及的法老制度 B. 印度的种姓制度 C. 雅典的民主制度 D. 日本的幕府制度 4. 雅典公民大会规定,每个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权参与讨论和表决城邦事务。但在实际运作中,有人为了获得支持,会用礼物、宴请等方式拉拢选民。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 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与自由 B. 保证了决策的公平和公正 C. 容易导致权力的不当使用 D. 保障居民都能够参与政治 5. 根据下图同学们讨论问题时提到的关键信息,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希腊城邦的建立 B.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D. 法兰克王国的兴亡 6. 法国、德国等国的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契约、家庭法等方面的规定,都可以追溯到《十二铜表法》的基本概念。这说明了《十二铜表法》( ) A. 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成文的法典 B. 遏制了奴隶主和贵族对法律的滥用 C. 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D. 对后世欧洲各国影响深远 7. 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欧洲古典作品过程中,保护了大量的古典希腊罗马著作并形成规范的译本体系。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B. 推动了西方法律体系的建设 C. 直接促进西欧各地城市发展 D. 成为联系东西方经济的桥梁 8.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一个人购买了他人的奴隶后,发现奴隶曾被购买前已经通过遗嘱获得自由,这名奴隶将获得自由人身份”,同时还新增大量保障奴隶与被释奴的条文。这体现了《罗马民法大全》( ) A. 提倡公民自由平等 B. 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C.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D. 奠定现代法律基础 9. 大化改新之前,日本处于部民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改革后,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权力核心,地方设立国、郡、里三级行政区划,由中央派官治理。据此可知大化改新( ) A. 废除了贵族特权 B. 打击了武士集团 C. 推翻了幕府统治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10. 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等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亚的宝石、织造品,东非的象牙、金粉,印度的香料,俄罗斯的蜂蜜、黄蜡和毛皮,都在阿拉伯的市场上交易。材料意在说明阿拉伯人( ) A. 是东西方商路的开辟者 B. 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C. 是传播东方文化的使者 D.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11. 14 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佣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材料反映出( ) A. 手工工场逐渐被作坊替代 B. 商人垄断了手工业生产 C. 该作坊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12. 据统计,在 1492—1548 年期间,美洲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由 100 万人降至仅剩 5 万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则减少了约 90%。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者的压榨和杀戮 B. 罪恶的奴隶贸易 C. 荷、法、英的殖民争霸 D.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