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10月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5分) 1.(本题3分)2021年10月,河南裴李岗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该文化遗址比仰韶文化还要早一千多年。考古学家发现遗址中有房基、灰坑、陶窖,还有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据此可知,裴李岗遗址( ) A.产生阶级分化现象 B.出现手工业专业分工 C.进入农业定居社会 D.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2.(本题3分)秦在灭六国时强制迁徙冶铁致富的赵国卓氏和梁国孔氏到南阳,此后又“徙天下富豪于咸阳”。西汉建立后,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从以上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政府面临的共同社会政治问题是( ) A.分封制带来的地方割据的隐患 B.地方豪强与六国旧贵族势力的威胁 C.异姓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挑战 D.冶铁业已被私营手工业者垄断经营 3.(本题3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下列史料中,能用来论证这一结论的是( ) A.“令州县大索貌阅……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B.“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 C.“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D.“其先也,欲以方镇御四夷,而其后也,则以方镇御方镇。” 4.(本题3分)唐代的牛李党争绵延近四十年,恩怨源自私门,是非出于意气,政治主张上并无实质性分歧。而北宋前期的党争,双方往往只为各自政治主张的实现而互不相让,党派成员之间有私交,在一些政治问题上也有共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北宋前期( ) A.君主专制程度空前强化 B.边患制约统治集团内部纷争 C.科举取士制度渐趋完善 D.儒家理想政治精神得到弘扬 5.(本题3分)以下是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广州港所占比重统计。统计数据反映出 A.中国外贸入超的情况日益加剧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趋势被遏制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D.中国的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6.(本题3分)下图为1870~1910年各国/地区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比变化情况。下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势力快速衰退 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日渐均衡 C.国际经济格局影响中国外贸发展 D.近代中国贸易逆差问题加剧 7.(本题3分)晚清黄尊三在日记中写道,“朝廷迭有诏令废八股,大约不久当实行兴学堂。”“报载,派张之洞、荣庆,会同张百熙奏定学堂章程。观其意欲废科举、办学堂。”“前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各省学政改为专考察学堂事宜。”依据以上日记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述日记写于维新变法时期 ②民众可从报刊了解政治信息 ③办学堂受当时读书人的关注 ④日记作者反对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本题3分)1930年9月12日,《红旗日报》刊登的文章中提到,当时“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这一年,闽西根据地的早稻获得好收成,龙岩、连城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二成,上杭、长汀比上年增加一成。鄂豫皖根据地的英山县水稻亩产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①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被粉碎 ②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广泛展开 ③根据地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④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本题3分)如图为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七日《解放日报》的新闻报道。该图作为史料,可用于说明( ) A.国共两党共商和平建国方案 B.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C.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确立 D.创建工农民主政权 10.(本题3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