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3877

第3课 子目2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1876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制度,社会,国家,必修,选择性,编版
    子目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二,完成表格)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 历史背景 革命根据地涌现,各地苏维埃政权建立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民主根据地扩大 战局发展变化和解放区扩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政权性质 工农民主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 人民大众政权 人民民主政权 政权示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边区政府 行政区 后建立中央人民政府 制度探索 制定宪法大纲 设置参议会、通过“三三制”原则 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历史意义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辨析】中共建立的根据地类型 ①革命根据地:狭义上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至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建立的根据地。这些地区多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 ③解放区: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核心探究 1. 【探究】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建设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该政纲明确规定了关于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张泰城主编《井冈山的红色回忆》等) 根据史料,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 答案:内容:创建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保障群众的权利。意义:使中国革命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获得群众支持,促进革命根据地发展。 2. 【教材图示】《陕甘宁边区人民投票选举》 从图片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答案:边区政权开展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选举产生抗日民主政权。 3. 【学思之窗】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 阅读史料,谈谈你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 答案:“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战而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这一原则突出体现了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和中国共产党人愿与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人士民主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参政议政的群众基础,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4. 【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 答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团结抗战。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统一战线的性质,有利于调动一切抗日阶层共同联合抗日,对边区建设和抗战胜利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5. 【探究】解放区的政治建设 1948年4月,毛泽东认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集中全部权力于中央。9月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后,东北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