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3906

第一单元 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833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课件网) 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 综述 人类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 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变法改革 西方政治制度 上 古 先秦时期(新旧制度的交替):形成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世袭制和贵族等级分封制度,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变法改革是中国古代王朝优化国家治理的主要途径,涉及推动社会转型和进步、促进民族交融、挽救_____的不同影响 近代欧美政治源头:古希腊罗马主要实行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制与共和制等制度,因国情不同每种制度都有其独特性 中 古 秦汉到明清(封建制度日益成熟):确立以_____为核心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经过历代改革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能力逐步提高 近代欧美政治孕育: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尖锐的政教冲突、新兴城市中等阶级与专制王权的斗争、封建_____制和君主制 皇权至上 统治危机 议会 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变法改革 西方政治制度 近 代 民国时期(近代制度探索):君主制最终被共和制取代,_____政治和“训政”“宪政”获得尝试,但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长期实行独裁统治 涉及力求挽救民族危机,改革大多没有成功,但在社会上起到_____作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促进社会进步 近现代欧美政治制度形成: 近代资产阶级通过_____和改革,确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最为典型,即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 现 代 新中国时期(现代政治制度确立):革命时期中共根据国情探索政权建设,新中国后最终形成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中国_____制度 主要涉及过渡时期的各项改革和改革开放后的_____ 改革,逐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政党 思想启蒙 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革命 1. (2025福州期末)熙宁变法初期,宋神宗陆续以不同理由罢黜御史中反新法者,并颁布了御史选任新规,“不拘官职高下”“不限资序”,提拔新进官僚。这种先罢后补的人事变动(  ) A. 彰显变法决心 B. 确保新法成效 C. 提升御史职权 D. 激化君相矛盾 【解析】 据材料可知,熙宁变法初期,宋神宗通过罢黜反对者和提拔新进官僚的方式,表明了对变法的坚定态度,故选A项;罢黜反对变法的大臣,这能为新法推行创造条件,但不能确保新法有成效,排除B项;颁布御史选任新规,不是提升御史职权,排除C项;宋代御史属于监察机构,不是宰相,因此罢黜反对变法的御史,不能激化君相矛盾,排除D项。 A 2. (2025保定期末)1915年12月,北洋政府公布《修正大总统府政事堂组织令》,将政事堂国务卿职掌改为赞襄大总统,负其责任,承大总统之命,监督政事堂事务;大总统发布的命令,由政事堂奉行,政事堂钤印,国务卿副署。上述举措(  ) A. 反映了近代政局混乱 B. 说明近代政党政治已建立 C. 尝试实行责任内阁制 D. 实质与民主政治潮流相悖 【解析】 北洋政府将政事堂国务卿职掌改为赞襄大总统,即强化总统对政事堂的控制,削弱政事堂对于总统的制约,实质与民主政治潮流相悖,故选D项;材料并无有关近代政局的信息,强调的是总统权力的扩张,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北洋政府时期近代政党政治进行尝试,“已建立”的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中政事堂国务卿受到总统制约,不是责任内阁制的体现,排除C项。 D 3. (2025邯郸期末)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要求执政官在重大问题上保持一致,为此规定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各自对于对方的行动享有同等的反对权,需要单独领导某种行动时用抽签与协商的办法解决,在战场上协同作战时实行每天轮换担任统帅的制度等。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