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186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7370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津市,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塘沽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统练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75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A C A D A B C B B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D D B c c D B 二、材料解析题(共25分) (1)观念:统一(1分) 措施: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货币官铸:盐铁官营;尊崇儒学。(写出3点,得6分) (2)原因: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冲突不断,严重危及统治。(4分) 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社会发展:为以后 的统一和隋唐的盛世打下基础。(写出两点,得4分) (3)和亲:会盟;册封:设立机构: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写出3点,得6分) (4)统治者励精图治起的推动: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促进民族交 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封建国家的统一成为主流。(写出两点,得4分)塘沽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统练 历史学科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在山东济南焦家遗址中,考古人员发掘出多座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其中部分墓葬 的墓圹规模较大,使用木质棺椁,有一棺一椁,也有一棺重椁;墓主人都是男性,随葬品有玉 钺、石钺,以及精美的陶器和镯、环等其他玉器。这反映了 A. 石器时代的结束 B. 生产关系的变化 C. 部落联盟的瓦解 D. 礼乐制度的完善 2. 新石器时代晚期,镶嵌绿松石的玉石器在葬仪和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绿松石的镶嵌方法中 最具代表性的有孔嵌法和平面镶嵌法。孔嵌法沿黄河自东向西传播;平面镶嵌法与之相反,从 甘肃、青海地区向黄河中下游传播。这可用于印证 A. 南北方生产工艺的融合 B. 母系氏族社会审美的改变 C. 原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D. 阶级社会等级秩序的建立 3. 出土文物“新石器时期的陶缸”、“司母戊鼎”和“战国铁犁铧”等,能反映出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演进 B. 生产工具的进步 C. 耕作技术的提高 D. 古代商业的发展 4.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夏商周三代已进入青铜时代。下列是三个不同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尊器 (如图)。据此可知,中华文明 A. 源远流长 B. 兼容并蓄 C. 区域均衡 D. 多元一体 5. 周朝的政治地图从表面看与商朝一样。但与商朝不同,诸侯再也不是商朝时当地的统治者而 是王的亲近者。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 呈现中央集权的趋势 B. 诸侯不再管理地方 C. 疆域与商朝时期相同 D. 周王直接控制地方 6,西周虽处于夏、商和秦汉之间,但从国家结构的类型上讲,夏、商、西周应为一体、一型,即早期国家的联邦或邦联型松散结构阶段。造成这一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统治区域的辽阔 B. 地形地貌的阻隔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土地制度的限制 7. 春秋时人在社会观念方面有两个突出的地方:一是将“华”与“夏”相连,出现“华夏”的观念; 二是将天下的邦国分为华夏与戎狄蛮夷两个类别。两个类别的区分主要在于 A. 文化水平的高低 B. 血缘关系的亲疏 C. 军事实力的强弱 D. 空间距离的远近 8. 战国时期的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改革等变法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基本取消 了世卿世禄制,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上变法 A. 阻滞了阶层变动 B. 瓦解了分封制度 C. 有利于诸侯争霸 D. 推动了社会转型 9.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 各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10.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巡行天下,考察多地风情,往往刻石记功,如琅琊石刻载:“上农 除末,黔首是富”,“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以明人事,合同父子”等,顾炎武指出“秦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