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611

2.4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件 (共47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八上地理

日期:2025-11-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4次 大小:104853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学年度,2026,2025,视频,中国
    (课件网)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以地图与案例呈现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引导学生把握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独特特征与成因,构建区域认知框架。 (区域认知) 2.借助资料分析自然灾害形成的多要素关联,培养学生从多维度剖析复杂地理现象的思维能力。(综合思维) 3.通过灾害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影响的案例,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作用,明确不合理开发加剧灾害风险,合理举措。(人地协调观) 4.设置资料收集、灾害成因分析、模拟应对等实践任务,在实践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灾害应对的实践能力。(地理实践力) 认真阅读课本P63~68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一、多地质灾害 1.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滑坡、    、崩塌和地面沉降等。 2.我国位于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火山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3.    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山区另一种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主要常见于     地区。 地震 泥石流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滑坡  泥石流 山地高原 课前预习 二、多气象灾害 1.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有    、    、寒潮、沙尘暴、     等。 2.    和    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其中西北地区     严重,东部季风区    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是    。 3.    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其南下使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    、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    天气。 洪涝 干旱 台风 洪涝  干旱 旱情 旱涝 干旱 寒潮 降温 雨雪 发 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附近,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 643人不同程度受伤,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 451.4亿元。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1.你知道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原因吗? 四川汶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汶川 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地域差异大,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 思考并填空: 自然灾害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_____破坏、_____损失、_____伤亡等危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寒潮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灾害。而_____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资源 财产 人员 干旱 洪涝 台风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山区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洪涝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台风 寒潮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