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891

第四章 第三节 课时25 离子键(课件 讲义)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1980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必修,2019,人教,化学,高中
    (课件网)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课时25 离子键 目 标 导 航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的形成 2. 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 (2) 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4) ⅠA族元素与Ⅶ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5) 离子化合物中仅含有离子键(  ) 概 念 辨 析 √ √ √ × × 纲要笔记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1 [要点提醒] (1) 连接号用“―→”,不能用“===”。 (2) 左边写出原子的电子式并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情况,右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不是化学式。 1. 离子键 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2 [要点提醒] (1)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K、Na、Ca、Mg等)与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S等)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2. 离子化合物 [要点提醒] (1) 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_____);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 判断一种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可看熔融状态是否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够_____的为离子化合物。 (3) 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和熔化的过程中离子键均被破坏,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够导电,故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 离子键一般比较牢固,破坏它需要较高的能量,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般比较高,常温下为固体。 NH4Cl 导电 带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通过_____结合成化合物,举例说明: 形成离子键的本质原因 3 静电作用 [要点提醒] (1) 静电作用既包括静电引力又包括静电斥力。 ①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与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间为吸引作用。 ②原子核与原子核、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间为排斥作用。 ③原子核与核外电子间为吸引作用。 (2) 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一般为ⅠA、ⅡA族的活泼金属元素与ⅥA、ⅦA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 (3) 影响离子键强弱的主要因素是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就越强,离子键就越强。 1. 常见电子式的书写 常见电子式的书写 说明 ①简单阳离子直接写离子符号 ②阴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且在右上角标上所带的负电荷数(“1-”省略1) ③若阳离子是复杂阳离子(如铵根离子)也用方括号“[]”括起来,且在右上角标上所带的电荷数(“1+”省略1) ④若化合物中有多个相同离子,阴、阳离子间应隔开书写,不能合并 2. 离子化合物的判断依据 构成粒子 粒子间的作用 熔、沸点 熔融状态下是 否导电 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阴、阳离子 离子键 较高 能够导电 破坏离子键 举例 NaCl、Na2O、MgCl2、NH4Cl、MgO、Na2S、Na2O2、Na2CO3、NaOH等 分类悟法 类型1 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O2 B. H2O C. HCl D. CaO 1 D 类型2 电子式的书写 2 D 类型3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表示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 MgCl2:_____; (2) K2S:_____; (3) KBr:_____。 3 课堂评价 1. (2024·惠州)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MgCl2 B. HF C. H2O D. Cl2 A 2. 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的电子式表示正确的是(  ) D 3. 下列各组元素化合时最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 A. H和S B. S和O C. Na和F D. C和O 【解析】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最易形成离子键,C符合题意。 C 4. 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H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