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299

1.1 身边的化学(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32780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身边,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1 身边的化学 副标题:发现生活中的 “化学密码” 背景图:选择一张充满生活气息的全景图,包含厨房(天然气燃烧、食物烹饪)、衣柜(衣服材质标签)、阳台(植物光合作用、塑料花盆)、卫生间(清洁剂、护肤品)等场景,每个场景用虚线框标注 “化学现象”(如 “天然气燃烧:化学变化”“衣服材质:合成纤维”),直观呈现 “化学无处不在” 的主题。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燃烧、生锈、食物变质),了解化学与衣食住行的密切关联(如衣服材质、食物烹饪、建筑材料、交通工具燃料),明确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 能力提升:能从日常场景中挖掘化学现象,能分析简单化学现象的本质(如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能举例说明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提升观察、分析与归纳能力。 意识培养:感受化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消除 “化学难、化学远” 的认知误区,树立 “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 的意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幻灯片 3:情境导入 ——— 你忽略的 “化学日常” 情境展示:呈现三组贴近生活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 情境 1:早晨起床后,用含氟牙膏刷牙(预防龋齿),洗脸时用洗面奶清洁皮肤(表面活性剂作用),吃面包时闻到麦香(淀粉发酵产生气体)——— 这些日常行为中,藏着哪些化学秘密? 情境 2:上学路上,看到公交车燃烧汽油行驶(能量转化),路边的铁栏杆生锈(氧化反应),花店的鲜花绽放(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 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 情境 3:回家后,妈妈用天然气炒菜(燃烧放热),用洗洁精洗碗(乳化作用),爸爸用手机充电(电池化学反应)——— 如果没有化学,这些生活便利还存在吗? 提问互动:提到 “化学”,你可能会想到实验室的试管、复杂的公式,但其实化学就藏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什么是化学?我们身边有哪些化学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身边的化学”,揭开生活中的化学面纱。 幻灯片 4:什么是化学?——— 从 “物质” 说起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简单来说,化学研究 “物质是什么、物质有什么性质、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 核心研究对象:物质: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 “物质” 组成的,如空气(氮气、氧气等)、水(H O)、衣服(纤维)、食物(糖类、蛋白质)、手机(金属、塑料); 化学不仅研究 “看得见的物质”(如桌子、书本),也研究 “看不见的物质”(如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微生物)。 化学研究的 “两个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冰融化成水、玻璃破碎、衣服晒干);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改变,生成新物质(如蜡烛燃烧生成 CO 和 H O、铁生锈生成铁锈、食物变质产生有害物质),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小实验: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操作:① 撕纸(物理变化,仅形状改变,无新物质);② 点燃纸张(化学变化,生成灰烬、CO ,有新物质); 结论:判断依据 ———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是化学研究物质变化的核心视角。 幻灯片 5:化学与 “衣”——— 穿在身上的化学 衣服材质的 “化学分类”: 天然纤维(天然物质加工): 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H O ) ,来自棉花,吸湿性好、透气,适合做内衣、T 恤; 麻:成分也是纤维素,比棉更挺括、耐磨,适合做夏季衣服、窗帘; 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自蚕茧,柔软光滑、有光泽,适合做高档衣物(如丝绸衬衫); 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自羊毛、羊绒,保暖性好,适合做冬季毛衣、大衣。 合成纤维(化学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