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313

2.3 辨别物质的组成-第1课时 元素(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5842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学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3 辨别物质的组成 - 第 1 课时 元素 副标题:探寻物质组成的 “基本单元” 背景图: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局部图片,突出常见元素如氢(H)、氧(O)、铁(Fe)等的位置与符号,旁边搭配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如水、铁钉、氧气罐)的小图标,暗示这些物质由不同元素组成,让学生初步感知元素与物质的紧密联系。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准确掌握元素的定义,理解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明确元素是宏观概念且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熟知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及各类元素的一般性质特点。 能力提升:能够依据元素的概念对常见物质的组成元素进行准确分析,学会识别元素符号并理解其代表的多种意义,通过元素周期表获取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提升分析和归纳物质组成信息的能力。 意识培养:认识到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础,体会元素在化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认识物质组成的化学思维,形成对物质世界组成规律的初步认知。 幻灯片 3:情境导入 ——— 生活中的 “元素踪迹” 情境展示:呈现一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背后的元素组成: 图片 1:人们呼吸氧气,氧气(\(O_2\))能维持生命活动,那么氧气由什么基本成分组成? 图片 2:铁钉(主要成分是铁)能被磁铁吸引,铁这种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图片 3:一杯水,水(\(H_2O\))是生命之源,水的组成中包含哪些关键成分? 提问互动:我们知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像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那么从宏观角度看,这些原子又属于什么类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组成的宏观概念 ——— 元素,探寻这些生活常见物质背后的元素奥秘。 幻灯片 4:元素的定义 ——— 物质组成的 “基本类别” 一、元素的定义阐释 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举例说明: 所有质子数为 1 的原子,无论其中子数多少(如氕、氘、氚,分别含有 0、1、2 个中子),都属于氢元素。 质子数为 6 的原子,像碳 - 12、碳 - 13、碳 - 14 等,尽管中子数不同,但都归为碳元素。 本质特征:质子数(核电荷数)是决定元素种类的唯一因素,只要质子数相同,就是同一种元素。 二、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区别: 概念范畴: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如 1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说 1 个氢元素,只能说氢元素。 描述侧重点: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具体存在形式,元素通过原子体现其性质和意义。 幻灯片 5:元素种类的决定因素 ———质子数” 的独特标识 一、质子数的核心作用 决定性因素:元素的种类完全由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 稳定性说明:只要原子的质子数不变,无论其核外电子数如何变化(如形成离子),或者中子数不同(形成同位素),元素种类都不会改变。 举例强化: 铁原子(Fe)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亚铁离子(\(Fe^{2 + }\))或铁离子(\(Fe^{3 + }\)),质子数始终为 26,它们都属于铁元素。 氯元素有氯 - 35 和氯 - 37 两种同位素,质子数都是 17,只是中子数分别为 18 和 20,仍属于氯元素。 二、元素种类的数量 已知元素数量:目前人类共发现 118 种元素,其中 94 种在地球上天然存在,其余为人造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元素周期表的呈现: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数值上等于质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表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