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探界者钟杨》导学单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学习目标】 1.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 2.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3.学习钟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积累重要字词;把握人物通讯特点。 2.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和通过事例、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手法以及衬托的写作手法,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导学设计】 【知识链接】 一、作家作品 1.了解作者 钟扬生前是一名植物学家,也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钟扬相关介绍 钟扬事迹:立心天地厚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二、常识背景 1.背景探寻 钟扬长期致力于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植物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3月29日,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的称号。 2.文题解读 《“探界者”钟扬》是一篇人物通讯。“探界者”,顾名思义是探寻边界的人。钟扬,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 “探界者”钟扬,是指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天。 3.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 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 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片断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人物通讯的主角: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名流;在不同岗位上辛勤劳动与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普通人;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自主预习】 一、梳理课文 “探界者”钟扬 叶雨婷 (“探界者”这一称谓蕴含双重深意。表层上,它指向钟扬作为科学家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他十六年间跋涉五十万公里,收集四千多万颗种子,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的西藏空白。这种探索不是书斋里的冥思苦想,而是用双脚丈量青藏高原的艰险,用双手触摸生命的原始密码。深层上,“探界者”更意味着对生命可能性的探索———一个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拓展其宽度与厚度,如何超越专业限制、身体局限乃至生死边界,实现精神的不朽。) 拟南芥,一种看起来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生长快、体型小、分布广、基因组小,常被植物学家比作“小白鼠”,是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