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35讲 全球航路的开辟 讲义 课标解读: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 2.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 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时空观念】认识全球航路的开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历史解释】认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支持国以及取得的成就。 【家国情怀】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考情考向: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5 北京卷 新航路其他航海家(主观题) 2024 浙江卷6月 《马可·波罗游记》 全国新课标卷 新航路开辟 天津卷 新航路开辟(主观题) 2023 广东卷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河北卷 资本原始积累 海南卷 16-19世纪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 河北卷 新航路开辟其他航海家(主观题) 2022 全国甲卷 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福建卷 新航路的开辟和影响 考向分析: 1.考查方向: 本讲内容是高考高频考点,其中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是考查重点。 2.考查方式: 选择题、主观题兼有,以新情境,包括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进行考查,其中主观题的难度较大。 复习备考: 1.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和条件,注意中西对比; 2.全球航路的开辟、地圆学说、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历史解释: 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运至欧洲; 2.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运至欧洲; 3.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进入埃及,再转运欧洲。 旧航路存在问题及特点: (1)问题 1.东西方陆路漫长交往不便; 2.海上限于地中海周边、印度洋和东南亚 3.大西洋的海上活动极其有限。 (2)特点: 中国主导、区域性、陆路为主、中转贸易、和平贸易。 1.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统称为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2.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特点: 欧洲主导、全球性、海路为主、直接贸易、殖民扩张。 考点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必然性)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15世纪,追求黄金的热弥漫全欧洲,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 当时东西方的贸易主要经过三条传统的商路,……但是这三条商路均以东地中海为出发点,经过意大利商人和阿拉伯等东方商人的多次转手,而且途中屡次经关卡征税并百般刁难,东方商品运抵西欧时价格上涨数倍。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材料四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