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7061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515710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二,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县委书记的榜样 教学课件(情境版) 《生命的重量:与焦裕禄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教学目标 梳理新闻知识,准确掌握通讯的文体特点 通过分析典型事例,学习并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过学习焦裕禄的事迹,深刻体会“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01 02 03 二、教学过程 大家比较熟知的是用人名来给天上的星星或给一个城市命名,你知道以人名来给一棵树命名吗?在河南省兰考县有这么一棵树,叫“焦桐”。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 (一)【导语设计】 二、教学过程 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焦裕禄的故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一)【导语设计】 二、教学过程 1.作家简介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七七”事变爆发后,16岁的穆青到山西临汾,进了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后留师部宣传做宣传工作。穆青所写的作品有:《管得宽》《一厘钱精神》《驯水记》等。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1.作家简介 冯健(1925—):原名樊煦义,1925年生,河南新野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和解放前夕他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1949年后冯健被调新华社工作。1965年冬,他与穆青、周原一道赴河南兰考采访焦裕禄的事迹,写出了那篇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1.作家简介 周原(1928—2011):原名乔元庆,河南省偃师县夹沟村人。1948年,周原选择了新闻工作,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与穆青等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使他闻名全国。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2.作品简介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亲自率领干部、群众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2.作品简介 1964年12月份,新华社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并深为震撼。随后,穆青带着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和干部中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耗时一年又两个多月采访、座谈、写稿、改稿,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随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全中国!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3.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 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3.文体知识 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 (4)描写的形象性 (5)较浓的议论色彩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3.文体知识 常见写法 (1)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2)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3)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1、字词积累 (1)明确字音: 盐碱(jiǎn)鲜血(xuè) 抡着(l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