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9958

1.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4083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传播,遇到,阻碍,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一 光 课题 第3课时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区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物体对光传播的阻碍,解释光的遮挡现象。 2.学生能完成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分析光的传播变化。 3.学生树立光传播的阻碍认知,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 核心素养 1.科学观念:理解不同物体对光传播的阻碍程度不同,光沿直线传播会形成遮挡。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光的传播阻碍,培养逻辑能力。 3.探究实践:能完成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分析光的传播情况。 4.态度责任:体会实验探究的严谨性,培养科学探究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不同物体对光传播的阻碍,理解光的遮挡与日食月食成因。 2.教学难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导致的遮挡现象,解释日食月食的形成。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聚焦”的森林光束和城市激光束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对光传播的已有认知,激发探究光传播是否会遇到阻碍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围绕光的传播阻碍展开。 活动:展示教材中森林光束和城市激光束的图片。 老师提问:“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探究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传播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实验,区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物体对光传播的阻碍,培养实验观察与分类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用干净的透明玻璃片遮住手电筒,光能穿过玻璃吗?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吗?” 学生实验后回答:“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细节……” 老师继续提问:“把玻璃片换成一张纸,光能穿过这张纸吗?能看清纸前方物体的细节吗?” 学生实验后回答:“光能部分穿过,看清的细节少了……” 老师追问:“把纸换成一本书,光能穿过这本书吗?还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吗?” 学生实验后回答:“光不能穿过,看不到前方物体……” 2.任务小结 通过实验,同学们区分了透明(玻璃)、半透明(纸)、不透明(书)物体对光传播的阻碍,明确透明物体几乎不阻碍光传播,半透明物体部分阻碍,不透明物体完全阻碍,培养了实验观察和分类能力。 学习任务二:探究光照射烟雾的传播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实验,直观观察光的直线传播路径,理解光在烟雾中能被看到是因为烟雾颗粒对光的散射,培养实验分析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烟雾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观察水槽中发生的变化,说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实验后回答:“看到激光笔的光沿直线传播,在烟雾中形成一条亮线……” 老师继续提问:“这说明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在烟雾中能看到光的路径?” 学生回答:“光沿直线传播;烟雾颗粒散射了光,所以能看到……” 2.任务小结 通过实验,同学们直观看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理解了在烟雾中能看到光路径是因为烟雾颗粒的散射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培养了实验分析能力。 学习任务三:研讨光的传播阻碍与日食月食成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研讨”板块的问题,分析光的传播阻碍现象,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培养综合分析与知识应用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光能穿过任何物体吗?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不能;会形成影子,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了……” 老师继续提问:“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会发生日食,用光的传播方式怎样解释?月食呢?” 学生结合图示分析后回答:“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月食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