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9959

1.4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422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一 光 课题 第4课时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光的折射现象,解释光传播方向改变的原因。 2.学生能完成光的折射实验,分析光传播方向的变化。 3.学生树立光折射的认知,理解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核心素养 1.科学观念:理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折射)。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光的折射,培养逻辑能力。 3.探究实践:能完成光的折射实验,分析光传播方向的变化。 4.态度责任:体会实验探究的严谨性,培养科学探究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解释光传播方向改变的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光折射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聚焦”的光穿过透明物体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对光直线传播的已有认知,激发探究光传播方向是否会改变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围绕光的折射展开。 活动:展示教材图片。 提问:“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探究光由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实验观察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实验后回答:“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2.任务小结 通过实验,同学们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初步认识了光的折射现象,培养了实验观察能力。 学习任务二:探究铅笔和鱼缸中鱼的折射现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实验,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理解光折射的应用,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把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铅笔有哪些变化?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学生实验后回答:“倾斜的铅笔看起来‘折了’,因为光的折射……垂直的铅笔没有明显变化……” 老师继续提问:“调整观察角度,使鱼缸里的一条鱼看起来是两条,这是为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光的折射使我们看到了鱼的虚像,角度不同看到的虚像位置不同……” 2.任务小结 通过实验,同学们理解了生活中铅笔“折断”、鱼缸中鱼“变多”等现象都是光的折射导致的,实现了从实验现象到生活应用的知识迁移,培养了知识迁移能力。 学习任务三:研讨光的折射现象及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研讨”板块的问题,总结光的折射现象,解释其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学生回答:“传播方向改变了,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了折射……” 老师继续提问:“放入水中的铅笔有哪些变化?怎样解释这个现象?你是怎样调整角度,使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是两条的?” 学生回答:“铅笔看起来‘折了’,因为光的折射;调整角度看到鱼的不同虚像,所以看起来是两条……” 2.任务小结 通过研讨,同学们明确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空气到水),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培养了综合分析能力。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光的折射现象辨析练习题,引导学生巩固对光折射的理解,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活动:发放课堂练习单,包含“光的折射现象判断”“折射现象解释”等题目,学生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老师提问:“大家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对光折射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学生交流后,老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