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017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36张)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0228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科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三章,第四
  • cover
课件36张PPT。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糖类ATP那么:葡萄糖中的能量如何转化为ATP中的能量的呢?细 胞 呼 吸CO2O2CO2O2CO2O2O2O2CO2CO2空气→鼻肺泡细 胞毛细血管O2细胞呼吸: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参与, 我们把细胞呼吸分为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需氧呼吸材料: 早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 就发现木头燃烧也需要氧,发生的也是类似的反应,并且把细胞呼吸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你认为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细胞呼吸与木头燃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细胞呼吸的特点 :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在温和的条件下氧化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没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燃烧细胞呼吸场所速度反应剧烈程度能量转化体外细胞内快速缓慢剧烈温和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实验材料:酵母菌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 取三个试管,标记为甲、乙、丙,依次加入酵母匀浆(未经离心)、上清液和沉淀物。 (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CO2和H2O,乙丙酮酸,丙无反应葡萄糖是进入线粒体后被分解的吗?甲CO2和H2O,乙丙酮酸,丙无反应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能否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不能。推测:丙酮酸分解产生CO2(2)向丙试管中分别加入丙酮酸,检测有无CO2产生C6H12O6线粒体细胞溶胶①(少量) C6H12O66CO2线粒体细胞溶胶②①C6H12O66CO212H2O线粒体细胞溶胶②①③2、需氧呼吸总反应式: 指细胞在氧气参与的情况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3、概念: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细胞溶胶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合成2ATP)丙酮酸H2OCO2、[H]少量(合成2ATP)[H]、O2H2O大量(合成26ATP)线粒体 基质、嵴线粒体内膜 当我们长时间举着东西,或运动量过大时,我们的身体往往会有酸软乏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厌氧呼吸1.过程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相同糖酵解C6H12O6酶2C3H4O3 +4 [H] + 能量(少量) 场所:细胞溶胶①丙酮酸不彻底分解场所:细胞溶胶 ②A 以乳酸为呼吸产物的厌氧呼吸: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乳酸发酵总反应式:2C3H4O3+ 4[H]2C3H6O3+能量(乳酸)酶B 以乙醇和二氧化碳为呼吸产物的厌氧呼吸:2C3H4O3+ 4[H] 2C2H5OH(乙醇)+2CO2酶3、常见例子: 苹果、水稻等绝大多数高等植 物在缺氧时可进行这样的反应; 酵母菌在缺氧时也可进行这样 的反应。2、乙醇发酵总反应式:+能量 厌氧呼吸是指细胞无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4.厌氧呼吸概念:三、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点相同点场所条件产物能量联系实质需氧呼吸厌氧呼吸细胞溶胶、线粒体细胞溶胶需氧、需酶不需氧、需酶CO2、H2O乙醇和CO2或乳酸大量,合成 30ATP少量,合成 2ATP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Q1:细菌能进行需氧呼吸吗?能。Q2:根据描述,判断细胞呼吸类型需氧呼吸1.有水生成_____ 2.无CO2_____3.O2=0,CO2≠0_____4.O2=CO2_____5.0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