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1795

11.1《谏逐客书》复习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776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谏逐客书 李 斯 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就必须广揽人才。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正如李斯所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关于人才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斯的见解。 学习目标 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准确熟练诵读翻译第一段。 识作者 李斯(?—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入秦为客卿。秦朝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始皇病死,李斯参与赵高、胡亥的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后赵高为独揽大权,诬陷李斯意图谋反。李斯被迫认罪,二世二年(前208)七月,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知背景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韩国派水工郑国到秦主持修建一条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韩国以此疲秦之计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韩国的企图被秦发觉,秦王想要杀掉郑国。这件事被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宗室贵族所利用,这些人挑唆秦王说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应当全都赶走。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驱逐所有客卿。 解 题 谏逐客书 谏: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 “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书:指奏章,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 “逐”:驱逐 “谏逐客书”: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预习检测 初读正字音。速读全文,将注释读音标注在原文中。 缪mù公 宛 yuān 鄢yān 郢yǐng 功施yì 穰rǎng侯 膏腴gāo yú 识记文化常识 (1)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夷:古代对东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蛮:古代对南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狄:古代对北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2)对百姓的称呼: 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黎庶”“黎氓”等。 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因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 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职的平民百姓。 闾左:居于里巷左侧的平民。一说秦时贫贱者居闾左。泛指百姓。与之相对,豪门大族则称“豪右”。 (3)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因此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后秦国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故称“连横”。 思 学习任务一:熟读文本第1段,请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逐字对译,字字落实,标画出重要实词、虚词、通假、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 学习任务二:再读文本第1段,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简要概括本段层次。 学习任务一:熟读文本第1段,请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逐字对译,字字落实,标画出重要实词、虚词、通假、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 第1层:开门见山指出驱逐六国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 第2层:用四个历史事实来正面论证说明客卿对于秦国发展的重要性。 第3层:从反面假设四君却客而不内,秦国就不会有现在的强大和威名。 议: 以小组为单位充分交流、研讨,小组成员积极发言,互相补充,组长做好记录,形成完备答案。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驱逐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语气谦和,迎合日理万机、野心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