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基础检测题(满分 100 分) (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40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 “之” 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作《师说》以贻之 D.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心之心》) 2.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克己复礼为仁 (克:约束,《论语》) B. 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大学之道》) C.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忍:忍受,《人皆有不忍心之心》) D. 今子有五石之瓠 (瓠:葫芦,《五石之瓠》)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书” 指《大学》《中庸》《论语》《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 B.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的代表作 C. “礼” 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克己复礼” 意为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论语》) D. “兼爱” 是墨家思想,主张 “爱有差等”,与儒家 “仁爱” 思想一致(《兼爱》) 4.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 A. 贤哉,回也(《论语》) B. 此之谓也(《大学之道》) C. 见贤思齐焉(《论语》) D. 犹有不孝者乎(《兼爱》) 5.下列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中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饭疏食饮水《论语》 B. 先齐其家《大学之道》 C. 见贤思齐焉《论语》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皆有不忍心之心》 6.下列各句中 “以” 的用法与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兼爱》)中 “以” 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吾一日长乎尔 B.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 无从致书以观 D. 以中有足乐者 7.下列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 B. 虑以为大樽 C. 天下兼相爱则治 D.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8.下列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中 “于” 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介词,在 B. 介词,从 C. 介词,对 D. 介词,比 9.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论语》) B. 自胜者强(强:强大,《老子》 C. 意诚而后心正(诚:诚实,《大学之道》 D. 盗贼无有(盗:小偷,《兼爱》) 10.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道者,万物之奥(《老子》) B.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大学之道》) C. 是故君子戒慎,恐惧其所不闻(《大学之道》) D. 天下之害何也 11.下列加点词 “其” 的用法与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中 “其” 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皆出于此乎 B. 吾其还也 C. 其不善者而改之 D.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12.下列关于 “仁” 的表述不符合《论语》思想的一项是( ) A. 仁是儒家核心思想,“克己复礼为仁”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仁的重要体现 C. 仁要求统治者施行 “仁政”,与民同乐 D. “仁者爱人” 是仁的基本内涵 13.下列各句中 “而” 的用法表转折的一项是( ) A. 曲肱而枕之《论语》 B.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C. 任重而道远《论语》 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1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交相恶则乱(恶:憎恨,《兼爱》) B. 今子有五石之瓠(石:容量单位,《五石之瓠》) C. 怵惕恻隐之心(怵惕:警惕,《人皆有不忍心之心》,此处指惊惧) D. 知止而后有定(止:停止,《大学之道》) 1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B. 《老子》又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语言凝练,富含哲理 C. “大学” 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 “四书” D.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派代表人物) 16.下列各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 A. 躬自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