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 项目 答 题 得 分(100 分) 合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 ,也叫反光。 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叫做光的 现象。 3. 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 、 、黄、绿、蓝、 、紫七种颜色。 4.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于 。 5.溶洞、沙漠、戈壁等地理景观是由地球 力量作用形成的。(填“内部”或“外部”) 6.地面的岩石、泥沙在水、风和 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光源的是( )。 A.镜子 B.月亮 C.闪电 D.云朵 2.下列情境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排队时可以看前一个同学的后脑勺 B.打靶时瞄准“三点一线” C.看到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直射进来 D.阳光穿过放大镜点燃枯枝落叶 3.科学家能利用( )。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夜晚,我们能看到书本上的字,是因为( )。 A.书本是光源,自己会发光 B.灯光在书本上发生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C.我们的眼睛能发出光 D.灯光照在书上发生了折射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 A.每秒3万千米 B.每秒30万千米 C.每秒300万千米 D.每秒3亿千米 6.关于潜望镜内部的镜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是两面平面镜 B.镜片是平行放置的 C.镜片是相对放置的 D.光在潜望镜中传播路线改变了三次 7.当我们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前方的时钟显示为3点时,实际的时 间是( )。 A. 3点 B. 6点 C.9点 D.12点 8.如果我们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最终可 以得到( )。 A.黑色光 B.黄色光 C.白色光 D.紫色光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海市蜃楼 B.潭清疑水浅 C.放大镜放大物体 D.阳光下人的影子 10.下列关于光的反射路径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在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堆满大大小小鹅卵石的地方通常是( )。 A.河流上游 B.河流中游 C.河流下游 D.河流入海口 12.下列能源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地热能 13.长江三角洲平原主要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 ) A.风力堆积 B.河流沉积 C.冰川堆积 D.海水侵蚀 14.当我们看到地面上岩石破碎成小颗粒,这种现象最可能是( ) A.侵蚀 B.风化 C.沉积 D.搬运 15.发生地震时,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B.躲在结实的桌子下面 C.站在窗边大声呼救 D.立即跑回房间拿贵重物品 16.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17.雅丹地貌的形态主要受到哪种自然力量的影响(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18.“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科学目的是( ) A.增加农作物产量 B.发展畜牧业 C.减少水土流失 D.扩大居住面积 19.地壳运动时,岩层受到挤压可能会形成( ) A.裂谷 B.平原 C.山脉 D.盆地 20.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正确的顺序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幔、地壳、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连线、序号题(10分,每空1分) 将下列图片展示的现象与其原理连接起来。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将下列地形与其特点连接起来 高原 海拔高,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 山地 海拔高,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盆地 地势起伏较小,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 丘陵 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 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四、综合探究题(4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近期学校开展了“光学日”的探索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睁大双眸,共同去体验奇妙的光世界吧!(18分) (1)在学校的镜子迷宫中,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多个影像,这是因为光的( ) A.折射 B.反射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