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2165

2《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81991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烛之武 退 秦师 《左传》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分析人物形象和说理艺术。 2、把握《左传》传递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点。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按照文意进行分层并以四字形式概括劝说内容。 小组讨论 ?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五步战术 大军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 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 以退为进 阐明利害 诱之以利 挑拨秦晋 明晓弊端 为什么能起到这样惊人的效果?请同学们总结烛之武的说理艺术。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易经》 目的明确 符合双方身份 切合心理 逻辑清晰 论据充分 语气恰当 人物描写的方法: 1、正面描写,就是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借助其他人、物烘托,借助环境烘托) 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个人物? 探究究 方法点拨 小组讨论 (烛之武劝说辞) 烛之武:辩士 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个人物? 探究究 语言描写: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烛之武:名士 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个人物? 探究究 侧面烘托:未见其人,先知其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志士 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个人物? 探究究 语言描写:虽历经沧桑,牢骚满腹,却仍能临危受命,为国纾难。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 。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形象立体:既有率真的一面,又能看出他深明大义,敢于担当。 夜缒而出 烛之武:勇士 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个人物? 探究究 动作描写:不顾年迈,半夜行动,直入敌营, 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满腹才华的名士 深明大义的志士 义无反顾的勇士 口若悬河的辩士 添加标题 请在 “———前加上一个词或短语,概括全文内容。 烛之武 退秦师 利 从烛之武退秦师中,你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 “以其无礼于晋”,是说郑国对晋文公“无礼”,结合历史背景,晋文公流亡到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是不合“礼”的地方。但秦、晋、郑三国之间,强秦与弱郑本无利益矛盾,秦穆公攻打郑国,仅仅是觉得有利可图,这是典型的“无礼”,也是春秋无义战的体现。 秦国背弃盟约,晋也并非站在道德制高点,仅仅因为郑国无礼,就出兵讨伐,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反对的国家霸权就是如此。而霸权的本质就是扩张国土,兼并天下。这本身也是一种不义之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