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2272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联读说课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9902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庖丁解牛》联读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过程 说作业设计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壹 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贰 人文主题:中华文明之光 说学情 壹 初中学习篇目:《庄子》二则 《论语》十二章 对于儒道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贰 这两篇文章篇幅都比较长,思想也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巩固重要的文言字词及文化常识,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运用比较思维,思考儒道思想的不同之处,及其相通之处。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细读文本,加深对文本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儒道思想的核心观点及其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先哲对人类和国家的深切关怀,思考儒道思想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诵读法 研讨法 比较法 说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提出主问题: 小国寡民 大同世界 保民而王 依乎天理 先哲们永不停止的,是对理想世界的探索,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东周社会黑暗的现实,以及当时璀璨的思想,并将重点落在儒道两家之上,进而提出整节课的主问题。) 说教学过程 二、走进《侍坐章》,探究儒家“有为”思想: 听完这场师生座谈会,请你简要概括四位弟子的治国方向分别是什么? 说教学过程 二、走进《侍章》,探究儒家“有为”思想: 子路: 可使有勇 强兵 冉有: 可使足民 富民 公西华:愿为小相 文明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皙: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结合相关材料,探究曾皙隐于画面背后的“为”究竟是什么? 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雩,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浴乎沂:“拔濯于沂水”,在沂水边象征性的洗一洗,以除灾祈福。 《周礼·春官宗伯·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王充《论衡·明雩篇》:"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 曾皙之为:重视、践行礼乐制度 分组讨论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礼乐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祀与戎,乃国之大事。 说教学过程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注释: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认为古代圣贤之一。)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成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五十岁前:齐国为政受挫;鲁国"陪臣执国命",不仕;修礼乐设坛讲学。 五十岁后:鲁国仕三年,堕三都;周游列国十四年,不用;修礼乐设坛讲学。 孔子之为:推行礼乐教化,向往百姓和乐安居的美好社会。 看似“不为”的表象背后,实则儒家有所为的根本。 孔子的追求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曾皙之志的分析,理解探究儒家的有为思想。)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三、走进《庖丁解牛》,探究道家“无为”思想: 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庖丁解牛之“道”是什么?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