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钦佩。” 9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在1903年和191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化学奖 一生荣获16种奖章、104个名誉头衔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走近作者 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小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曾在仅隔八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门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智慧超群、硕果累累。 背景资料 《居里夫人传》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微妙 燥热 沥青 骤雨 窒息 吹嘘 荧光 炽热 猝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zào zhòu zhì xū cù jīn chì yíng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炽热】温度高,极热。(火)旺。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本文主要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年 轻 时 的 居 里 夫 人 思考:这是一个 的过程? 艰苦且快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工作环境:娄蒙路的棚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 工作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把有害气体派出去的“通风罩”,没有实验室。 工作强度: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工作时间: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快乐主要体现在: 宁静的工作环境,可以专注于工作;(专注) 夫妻二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热情) 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期待;(期待) 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喜悦) ·突出居里夫妇在恶劣的环境中还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更能说明他们的敬业和吃苦精神; ·侧面衬托出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忱和坚毅执着的品质。 思考:描写这些艰苦的用意何在? 标题”美丽的颜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美丽的颜色”一语双关,写出了镭的颜色美; ②揭示了文章主题,也赞扬了居里夫妇对科学执着的追求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人格的高贵!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7-19):记述居里夫妇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给文章进行圈点批注,艾芙是怎么样对居里夫人进行生动的描写呢? 品读文章,读懂传记 细节描写: “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语言) “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外貌)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动作) “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