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5275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0-3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3235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 战后国际秩序 一战西线战场照片 本课 重点 壹 重要名词 帝国主义、同盟国、协约国、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巴黎和会、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本单元时间轴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1 背景 (1)瓜分世界的狂潮 ①原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 ②表现:它们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又称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1914年)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1 背景 (2)列强矛盾激化: ①根源: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无意将任何人推入阴影,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 ———德国外交部长标洛 国家 1890年 1914年 德国 2.88 11.08 奥匈帝国 1.28 3.66 意大利 1.48 2.82 英国 3.14 7.68 法国 3.74 5.74 俄国 2.9 8.82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1 背景 (2)列强矛盾激化: ②表现:“火药桶” ◎一战前欧洲地图(漫画)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1 背景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表现: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俄国 法国 领土争端与殖民地的争夺 巴尔干半岛问题 突尼斯问题 争夺世界和欧洲霸权 贸易摩擦 三 国 同 盟 三国协约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 ③意识形态: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 ④导火线:巴尔干半岛问题复杂,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相继宣战。 ⑤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⑥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⑦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必然性 可能性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3 战争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