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5283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30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9课,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变化,教学设计
  • cover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宁波市五乡中学 陈欢夸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二战后资本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授课场景: 论坛总主题: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尺:共探AI赋能下课堂教学的边界与拓展路径 历史专场的主题:历史学科价值的失落与重振 教学立意: 本人认为,中学历史教育的真正危机不在于学科本身价值的衰减,而在于未能充分展现其解释现实、塑造未来的能力。在AI时代,当机器可以生成历史叙述时,人类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使命恰恰是提供算法无法替代的价值判断和伦理思考。重振之路在于让历史从书斋走向社会,以过去对话未来。 本课围绕当下两大社会热点“人工智能”和“高中双休”展开设计,以双休与战后资本主义一系列新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明线,以科技发展对政府施政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暗线,既引导学生关注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又引发学生关于历史学科现实功能的思考,培养辩证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新变化出现的原因及存在的局限性,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新变化 导入: 今天想必大家都很高兴,因为上完这节课就迎来周末来了,而且还是双休。其实,双休问世不过100多年时间,起源于宗教……从国家层面实施双休,也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透过双休,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一些新变化。 这是部分国家进入法定“双休时代”时间一览表。实际上民间企业自发实行双休要比这个早得多。世界上第一家主动为员工实施双休的企业是美国的福特公司。它从1914年起,就率先实行员工双休制。福特的思路就是企业有意保证员工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换句话说,用人的公司能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你给他们放假,他们赚来的钱才有地方去花,才可能买汽车去旅游。福特公司的这个想法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主张不谋而合。凯恩斯认为:……。凯恩斯还有其他主张:……(集体朗读)我们将他的这些主张称为凯恩斯主义,它是战后众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也与双休在政策上实现了共鸣。 国家宏观调控———双休的政策共鸣 先来看各国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1)(2)(3)……不难看出,它与罗斯福新政有相似之处,也对苏联模式有所借鉴。所以,我们不难分析它的实施背景(图示),用教材上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大危机暴露自由放任的弊端、二战生死存亡的教训、社会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借鉴,我们可再补充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和凯恩斯主义的指导。 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成效如何呢?经济增长一度较快。为何是“一度”?因为到了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滞胀,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说明凯恩斯主义好用,但不能一直用,应对的措施是再次调整,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再次调整的成效如何?(引导学生解读统计图)经济有所增长,通货膨胀率先升后降,但是在2008年经济又下滑了,原因是出现了金融危机。这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吸取历史的教训,当发生金融危机时,就特别需要国际组织的介入。 这是战后三大世界性的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其中关贸总协定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做个阶段性小结……(读学习聚焦,板书:市场VS政府。) 我们再回到这个时间表。发现中国开始实施双休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都是在1995年,到今年刚好30周年。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某种联系呢?网上还真有这种说法……同学们,对于这样的说法,你们相信吗?事实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它实际上是张冠李戴,将日本实行双休的原因移植到了中国身上……。 探究一:如果要对该观点提出质疑,我们去网上搜集材料(证据)时,可以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