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1567

部编人教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17.2 我为什么而活着素养进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234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17.2
  • cover
初二八年级上册17.2 我为什么而活着素养进阶教学设计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1.理解文章结构,梳理“总-分-总”式行文思路,明确作者对爱情、知识、人类苦难的三大追求。 2.通过朗读、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作者情感逻辑,分析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哲理散文的语言魅力。 3.感受罗素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结合自身经历,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结构,梳理“总-分-总”式行文思路,明确作者对爱情、知识、人类苦难的三大追求。 2.通过朗读、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作者情感逻辑,分析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哲理散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感受罗素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结合自身经历,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同学们,每天晨起背书、课间奔跑、傍晚归家,我们习惯了日常的节奏,但有没有偶尔停下想: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有人为热爱的事,有人为牵挂的人,答案或许各不相同。 今天要读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罗素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他一生经历过战争与和平,见证过繁华与苦难,却始终在追问“活着的意义”。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他的文字,听他真诚讲述支撑自己走过一生的三个理由,也跟着他的思考,试着触碰“活着”更深层的重量。 【基础知识积累】 1.【了解作者】 ⑴伯特兰 罗素(1872-1970)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第三代罗素伯爵,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 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母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⑵生平经历 1890 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习数学与哲学。 1901 年提出“罗素悖论”,引发第三次数学危机,推动集合论公理化进程。 1908 年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913年与怀特海合著《数学原理》,奠定数理逻辑基础。 1918 年因反战文章《德国的和平建议》入狱 6 个月。 1920-1921 年访苏与中国,讲学引发“社会主义思想论战”,1922年出版《中国问题》主张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 1931 年继承伯爵爵位。 195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表彰其“捍卫人性与思想自由”的著作。 1955 年与爱因斯坦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呼吁核裁军。 1961 年因反核活动被捕,监禁一星期。 1970 年逝世,终年 98 岁。 2.【文体知识】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是散文的重要品类,以“说理”为核心,却不依赖抽象说教,常借具体事物、生活场景或个人感悟展开。它将哲理融入形象,比如朱自清《匆匆》借“流水”谈时光易逝,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以百合生长喻坚守信念。 这类散文语言兼具文学性与思辨性,既保有散文的灵动流畅,又蕴含深刻思想,能引导读者从日常现象中思考生命、价值、成长等本质问题,在阅读中获得情感共鸣与精神启迪,是文学审美与哲理思考的有机结合。 3.【字词积累】 ⑴字音字形 遏制(è) 飓风(jù) 肆意(sì) 濒临(bīn) 震颤(chàn) 俯瞰(kàn)深渊(yuān) 星辰(chén) 流转(zhuǎn) 云霄(xiāo) 【辨析】 生僻字:飓、瞰、肆、濒; 多音字:颤(chàn、zhàn)、转(zhuǎn、zhuàn); 易错字:遏-竭-褐-揭-碣、霄-宵。 ⑵词语积累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震颤】颤动,使颤动。 【仙境】指想象中的美好境界。 【不可遏制】不能阻止,不能制止。 【缩影】同类型的人或事物以具体而微的方式呈现。 【深渊】①特指海渊。②比喻险境。③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深不可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