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解题 钱塘湖:杭州西湖 时间:春天 春天的西湖 雷峰夕照 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眷恋的情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词有很多,你能回忆起一首吗?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一生共创作了近4000首诗,与李白、杜甫齐名。著有《白氏长庆集》。 我会朗读 学诗首先要学朗读,七言律诗可以按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朗读。 按不同节奏齐读,读出诗人的不同心境。大家可以想象着读,仿佛诗人已回家中,正在回味刚才的美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解析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水波连成一片。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颔联:突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争暖树,啄春泥,花迷人眼,草没马蹄,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气象。 诗歌解析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 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诗歌解析 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尾联:“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这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境。 诗歌品读 1、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2、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诗歌品读 3、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诗歌欣赏 诗歌欣赏———我想对诗人说。 领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在诗人的引领下,我们欣赏到无尽的春景。请任选一联按照以下句式写话: 诗人啊,在你的引领下,我仿佛欣赏到 。 示例: 诗人啊,在你的引领下,我仿佛欣赏到:连绵不断的春雨使湖面上涨,放眼望,湖面宽阔,春水涟涟,云幕低垂,天水相接,好一幅宁静的水墨画。(以“水面初平云脚低”为例) 写作后交流,小组交流后推选出最佳文段。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2.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