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4311

16 诫子书 第二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10-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1003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子书,第二,课时,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品诸葛家训, 修君子之风 《诫子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温习重点字词, 品读关键语句,梳理文章内容。 2、思维能力:体会文章主旨,理解“君子”应具备的品格,探究诸葛亮对儿子的志向引导。 3、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联系自身,思考如何将君子家风内化为行为准则。 温故知新 1、诸葛亮,字 。琅琊阳都人。 时期蜀汉政治家、 。 孔明 三国 军事家 2、“诫”有 的意思。 告诫、劝诫 3、“书”即 ,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体。 书信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用屏除杂念来修养身心,用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不能够内心恬淡就没有办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集中精神就没有办法达到自己远大的目标。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情境探究: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 资料袋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zhān)的家书。彼(bǐ)时三国鼎(dǐnɡ)立,蜀汉内忧外患,诸葛亮肩负兴复汉室重任,多次北伐(fá)却未成功。他年近五旬(xún),长期军政操劳致健康急剧恶化,积劳成疾。又因长期在外征战,与幼子相处少。为让儿子在复杂环境中不走弯路,他写下此信,教导其修身养性、立志成才、珍惜时间,望其继承遗志,为国立功。 时局 健康状况 身份 初探君子之义 探究一:何为君子?———立身之本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认为怎么样做才能成为君子? 静俭是君子修身的根本方法。 以“静”为核心,“俭”为辅。 初探君子之义 探究一:何为君子?———成才之路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静、学、志是君子成才的必经之路。 诸葛亮认为君子该如何成长、成才? 辨析君子之义 探究一:何为君子?———反面警示 找反面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 险躁 静 对比 正反 明君子之志 探究二:何以为志?———志向的基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品读与思考: “淡泊”“宁静”是指什么? 淡泊名利 真正的志向,不应被外界的浮躁和诱惑所干扰。 内心平静,不受干扰 明君子之志 探究二:何以为志?———志向与行动 联系现实: 你的好朋友小浦,和你一样立志要考上好高中。但是小浦平时沉迷游戏,无心学习。 志向不是空想,需要 宁静的心和专注的行动去抵达。 讨论:作为朋友的你可以怎么用所学的话来劝说他? 时光的警示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时光虚度 一事无成 追悔莫及 惜时 你读到的是指责,还是期盼? 品读:父亲最沉痛的叮咛 父亲之诫———君子之行 结合全文,诸葛亮具体希望儿子成为兼具哪些品质的君子? 传君子之风 1、以“静”为核心,辅以“俭”。 2、在“淡泊”中明确志向,在“宁静”中追求长远目标。 4、珍惜时光,积极行动。 3、以“静”治学,学以成才,志以成学。 传君子之风 探究三:如何传承?———从“他”到“我” 讨论:诸葛亮的这些“诫”,在现代社会过时了吗?对现在的我们有什么用? 学习浮躁时,用“静”提醒自己 消费攀比时,用“俭”约束自己 设定目标后,用“志”激励自己 …… 践行与传承———君子风 传君子之风 延伸思考:如果我们以《诫子书》的君子标准要求自己,自己会有哪些改变?我们的班级会有什么变化? 良好的个人品行,最终将汇聚成优秀的集体风貌。 知识拓展:诸葛家风,后世流芳 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蜀汉危亡之际,拒绝投降,战死绵竹,以身殉国。 拓展 诸葛亮的家教是成功的吗? 传君子之风 回顾与总结 课堂总结:君子之义的千年回响 君子之行的根本: 君子成才的路径: 君子志向的格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