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4982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3551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 (5)苏联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4)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科技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协调和有效管理。 (3)资本主义国家要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2)二战的教训 2.特征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凯恩斯主义 书中提出:政府要通过增发货币,制造适度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生产,增加就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3.国内———国家干预经济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1)内容 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 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何区别? 1、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2、经济计划:是指人们侧重于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筹划与安排(指导性、而非指令性的) 60年代的美国街头小店 ①积极: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50年代—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2)影响 ②消极:70 年代,出现“滞胀”现象 (表现为: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解决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美国总统里根 金融类:①世界银行WB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贸易类:关贸总协定GATT (1995年改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布雷顿森林体系 4.国际———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内容 (2)影响: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 1.背景 2.兴起:20世纪40年代中期 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的提出者 ———爱因斯坦 量子理论的新表述 ———薛定谔的猫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理论准备———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3)社会条件———两次世界大战的促进 3.内容 (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 (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 (4)新材料的出现 (5)生物工程技术 第一阶段: 40年代-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第二阶段: 7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 4.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2.表现: 1.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1)农业和工业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人口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1969年中产阶级美国人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特点: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 “白领”阶层一般是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主体是25-40岁之间的人群。按美国的标准,白领是指年薪在8万美元以上从事纯粹脑力劳动的人。 “蓝领”阶层指的是一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主要指产业工人,他们靠支付自己的体力来获取报酬,建筑工人、钢铁工人、纺织女工、家电制造工人、水电管道维修工、装修工人、卡车司机等职业是蓝领的典型职业。 1.“福利国家”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含义: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