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6407

天津市益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757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语文,答案,图片,试卷,次月
  • cover
2025-2026-1九年级阶段性学情调研 语文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1卷(1-11)、第1卷(12-26)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1题,22分) 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谪守(di) 诗赋() 衔远山(xin) 迁客骚人(sao) B.宫阙(que) 毳衣(mao) 低绮户(q) 墙倾楫摧(qiang) C.颓然(tui) 喧哗(xuan) 烂柯人(k) 伛偻提携(1ǒu) D.阴翳(yi) 凄凉(q) 冰塞川(sai) 琼楼玉宇(qi6ng)) 2.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关于腊八节有很多传说。当年岳飞率部抗金, 朱仙镇。正值严冬,岳家军挨饿受冻, 送粥的百姓」 ,岳家军饱餐后体力恢复,大胜而归。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 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传闻朱元璋落难,时值寒天,又冷又饿的他从老鼠洞 刨出一些杂粮并熬成了粥。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那段日子,便把腊月初八定为腊 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A.逗留车水马龙果然记住 B.滞留络绎不绝居然铭记 C.逗留络绎不绝居然记住 D.滞留车水马龙果然铭记 3.对下面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在古人身上看到自强不息的最强音。②欧阳修被贬滁州,仍心无旁骛治理地方,让百姓 得以安居乐业。③苏轼流放黄州,仍潜心于诗文创作,写下流传千古的名篇。④范仲淹被贬邓州 仍胸怀天下,坚守先忧后乐。⑤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面对困境,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让这种粉 神品质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与日俱增. A.第①问“看到”要改成“听到”. B.第②向和第③句句末的句号“.”应该改成分号“;” C.第④句中“坚守光忧后乐“改成“坚守先忧后乐的初心”更合适。 D.语段中加点的三个成语使用都很恰当. 2025-2026.1九年级阶段性学悄调研语文学科第1页共5页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茂盛 B.晦明变化者 晦:阴暗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宠辱偕忘 偕:一起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玉盘珍羞直万钱B.山肴野蔌 C.百废具兴 D.属子作文以记之 6.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谁与归/云归而岩穴暝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上下一白 C.百废具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前人之述备矣/名之者谁 7.下列对《岳阳楼记》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句式上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错落有致,朗朗上;在内容上略写岳阳楼,详 写洞庭湖之景,重在言志抒情。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像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8.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 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9.下面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分别用伊尹、姜尚的故事,表明作者理想仍在。 ℃.最后两句,言诗人已经乘风破浪、云帆渡海,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D.全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与友人惜别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